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谁来“拾”道德的“荒”?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新快报  作者:  2011-10-18  字体:  

■书包里面有一张悦悦画的画,孩子父亲说希望悦悦还能拿起画笔。

  “悦悦事件”中,18路人面对生命的冷漠引发热议——

  ■新快报记者 华静言 陈海生 实习生 王会涛 朱烁然

  两岁的悦悦静静躺在冰冷的地面上,在冷漠路人的眼中,她的生命力缓慢流逝。一个、两个、三个……前后共十八个。最终,一位拾荒阿姨扶起了小悦悦,也同时扶起了最后一点良心。从不敢扶的老人,到不愿救的孩子,网友虽义愤却无奈反问,谁来“拾”起社会道德的“荒”!

  痛斥

  路人冷漠得“触目惊心”

  昨天凌晨,一段“18名路人漠视被撞倒地女孩”的视频被放上新浪微博,一天内,该内容被博友转发了近3万次,跟评近万条。

  众多网友在看过视频后,都写下了“心酸”、“心寒”、“心痛”,目不忍视,心犹在颤之类的感受。罪魁祸首的肇事司机,自有法律对他们进行审判,而对倒地女童熟视无睹的十余路人,则受到了网友严厉的谴责,被痛斥“冷漠”、“冷血”、“没良心”、“没人性”,以及“道德沦丧”等等。

  网友“Vinta欷媛”用“触目惊心”表达了她的不能理解,“怎么可以如此冷漠!18个人的良心都哪去了!你们怎么可以,就这么若无其事地走过倒在血泊中孩子的身旁……我的天啊!我真的没有办法形容我的愤怒了!”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从小悦悦身边冷漠走过行人中,还有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很多网友难过地一遍遍反问,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的人心到底怎么了?

  万幸的是,还有一个拾荒阿姨“拾”起了最后的良心。正如网友“Van-stephen”说,“拾荒阿姨估计没想到,她比我们要富有。而我们,该是拾荒者,拾的是丢掉的良知和人性。”

  质疑

  家长对孩子疏忽照顾

  “怎么可以让BB自己行出马路不看管好!”网友“ivylee24妈妈”在得知小悦悦被撞的事后,第一反应是指出家长看护不利。“2岁的小孩,父母竟然任她在人来人往,还有货车经过的市场内离开视线到处玩”,不少网友认为,家长也有责。

  网友“陈涵-Grace”指出,拾荒者呼救时孩子母亲很快就跑过来了,可见离孩子并不远,但她却没有看住女儿,孩子躺路中间被辆车碾过她都不知道,“父母无论如何不应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走开”。“小孩身边怎么一个大人都没有?”网友“小翠儿nan”认为,监护人难逃责任,这么小的孩子绝对不能任她自己在行车的道上玩。

  父母太疏忽,路人太冷漠,网友“Maylam_璘玥麻麻”表示“感觉太愤怒了”。

  这个悲剧也再次提醒各位父母,“不敢扶”“不敢救”已是现实,对孩子的看护就应该更加用心。“社会就这样,谁都不愿意负起责任,那自己就要给自己负起责任才行!”网友“点解我叫唐伯虎”说。

  反思

  若自己在现场你会救吗?

  如果“一个人不扶,是品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网友“暨大张志迎”这样评论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冷漠的心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件事形成的。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全民争议“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转变,似乎已经“预示”了今日的苦果。

  “见死不救”的18个路人虽然备受指责,但网友“缤纷撒哈拉”直接地问出,“在网上抱怨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人,若自己在现场又会反应多快?出手多快?”

  在数万条的网上评论中,新快报记者看到,依旧有相当一部分的网友对“伸手救人”心存疑虑,害怕“被家长咬定是我的责任”。而每次道德底线被碰触的时候,“南京彭宇案”就会一再被提及,这个“潘多拉”盒中窜出的“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救”、“救人反被讹伤人”等,似已成为“救”的原罪。

  在网友看来,人心虽冷漠,但并不是根本。网友“棍棍儿的空间”认为,“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法制环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法律解决不了道德,但是最终保障道德环境却只有法律。”最本质的是我们的社会“法制懦弱、规则不守、腐败盛行,导致平民心寒也学会仅顾小家而弃道德”。当法律不能保护行善者,当政府不能保障见义勇为者,当人们不能信任他人的友善,又岂可让路人来背负所有的指责。

  网友“热柠奶加冰走柠”感叹说,“一个无辜者的死亡,等同于全社会的罪恶,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