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宝宝出生48小时必须筛查听力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生命时报》  2011-11-11  字体:  

  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新生儿的听力?因为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的,也可导致其在行为等方面明显的生理障碍。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儿童出生后48小时即可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为进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目前,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

  什么导致新生儿听力受损?

  导致新生儿听力受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克)、新生儿严重窒息、严重黄疸,母亲滥用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有的孩子因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也可出现迟发型或进行性听力损失。此外,有些孩子在出生时并无听力损失,但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如感染(如脑膜炎,腮腺炎)、外伤、使用耳毒性药物等,也可出现听力损失。有的遗传性听力损失可发生在婴幼儿期或青年期。因此,对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定期听力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耳聋,四个关键期

  听力障碍是可以预防的。每对年轻的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可爱。除了听力筛检,父母还应该帮孩子加强耳病的防治,减少耳聋的发生。

  1.胎儿期预防。胚胎期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是母体病毒感染、使用耳毒性药物、放射性损伤、先兆流产和一些代谢性疾病等。因此,在这期间,准妈妈的自我保护,特别是前12周的孕期保健就显得十分重要。防止感染,特别是病毒性感染、禁用耳毒性药物、免遭胸腹部放射线和同位素照射、预防先兆流产、慎用保胎药物是防止胎儿耳聋的关键。遗传也是导致胎儿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有耳聋家族史的胎儿最好在出生前进行遗传学的诊断检查。无论发生了以上何种可能,如无确实的把握,建议尽量采取计划生育措施,终止妊娠过程。

  2.新生儿期预防。许多小儿耳聋发生在他们出生的时候,这期间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新生儿的头颅部外伤、窒息缺氧、低体重。早产、过期产、产程过长、出生后没有自主呼吸和出现了新生儿黄疸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必须对其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如筛查未能通过,应尽快到医疗和康复机构确定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

  3.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预防。这一时期的孩子发生麻疹、风疹、脑炎、脑膜炎、猩红热、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几率比较高,而且容易出现高热。由此原因而使用药物,包括耳毒性药物的机会也多。这些都是可能导致耳聋的潜在因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是预防耳聋的根本措施。特别注意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带他们到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去。有病时慎重选择药物,禁用和慎用耳毒性药物是这个时期保护听力的重要措施。

  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也是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的高发期。这两种耳聋虽不会导致永久性听力障碍,但可影响小儿语言的发展。在喂奶和喂水时防止反呛,游泳时避免呛水,挖耳时防止损伤鼓膜,及时处理鼻腔和咽腔的粘膜水肿、腺样体肥大等,都可有效降低这些耳聋的发生机会。

  4.学龄期和少年期预防。导致学龄期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当然包括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的所有原因,但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原因是耳部外伤和噪声损伤。

  争强好胜、善于探索、寻求刺激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但同伴之间相互打闹有时会伤及头部或耳部,严重时会导致听力损伤;放鞭炮、打靶射击、歌舞厅噪声很容易造成急性声损伤;长期使用随身听、MP3等便携式音响设备是近年来导致青少年慢性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同伴之间、同学之间的身体接触要有限度,家长更要注意不要对孩子的头部和耳部使用暴力;不要或尽量少去高噪声的歌厅和舞厅;燃放鞭炮和使用热兵器时要有良好的保护听力措施;使用便携式音响设备时,音量尽量不要超过60分贝,并且每隔一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

  聋儿也不能受噪音刺激

  保护正常人的听力固然十分重要,但保护好聋儿的残留听力意义更大。由于内耳毛细胞有损伤,聋儿的听觉动态范围很窄,更不能耐受噪声的刺激,千万不要认为反正他们听力不好,一般的声音听不到,就随意带他们到高噪声的环境中去。由于他们不能表达对声音的感受,因此对于聋儿的助听器选配更要慎重,一定要严格按照他们听力损失的程度选择能自动识别和处理噪声的助听器。还要经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验配,千万不要随便买一台就戴,不经验配的助听器可能是聋儿残留听力的可怕杀手,千万千万要注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