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日报 2011年11月11日,六个1相聚,不少年轻人相约在这个日子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由相恋而成婚,人生旅途的重大进展。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相亲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现代青年的婚恋观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此,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协会、神州调查数据采集中心和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进行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 “现代青年婚恋观”调查。一般而言,大学期间正是恋爱的年龄,他们的婚恋观念较可能反映出这个社会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主流取向。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校对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比较,较客观地反映了现代青年人在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同性恋以及裸婚、婚房等热点问题上的意向和态度。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健康的,且呈现开放趋势。然而,有些非理性的观念和行为必须引起重视和引导。
本次样本构成如下:在1200名被访者中,男性占47.4%,女性占52.6%;年龄为17-21岁的占53.6%,22-23岁的占 22.4%,24岁以上的占23.9%;文科生占59.3%,理科生占40.7%;本科生占72.0%,研究生(含博士生)占28.0%。
婚恋对象选择谁
学习之余,大学的爱情故事也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名湖回荡着爱情的涟漪,丽娃河延续着恋爱的传说;荷塘月色不仅映有朱自清的背影,还有双双对对的剪影;光华楼前的大草坪上,也留下学子伴侣缠绵的步履。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让爱情驻足、发酵的地方。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尝试了青涩的初恋。本次调查显示,有接近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中学就有了初恋;超过4成的受访者表示是在大学期间有了初恋;接近3%的受访者表示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初恋;有6.8%的受访者表示,初恋应该在毕业以后。
显然,大学期间恋爱,已是大部分学生接受并且尝试的一个普遍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待大学生恋爱,父母的态度也显得比较开放。有50.7%的父母不加干涉。非常支持的占8.4%;比较支持的占19.8%;不太支持的为16.7%;明确反对的占4.3%。
受访者包同学在大二的时候谈恋爱,父母未加干涉,只是提醒,恋爱不能影响学业。有意思的是,在我们访问学生父母时,大部分家长的意见很明确: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责任感,家长的过分干预未必有好的效果。因此,恋爱不是问题,关键是和谁恋爱。
那么,现代大学生在选择恋爱或者结婚对象的时候,看重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个人品德、性格脾气、志同道合、学历背景和家庭背景被列为最看重的选项;而个人财富、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位列最后三位。
在 “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个别现象吸引社会眼球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是有自己的尊严和主见的,个人品德被列为第一选项就是最好的佐证。受访者陈同学表示:尽管校园恋爱不可能全部进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只要是真心相恋,那一定会选择人品能够接受的。如果是婚姻,就更加要考虑人品了,那可是要一辈子厮守的人哪。当然,其他的也会考虑,但人品、性格绝对是一票否决的选项。
花前月下谁买单
恋爱中的男女如胶似漆,煲电话粥,周末逛街、看电影,过生日、情人节,少不了要送些礼物……想浪漫处处都得花钱。那么这些费用到底应该谁来买单?调查显示:有13.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由男方承担;选择AA制,即一人一半的占25.1%;受访者最能接受的是AB制,即男生出大头,女生出小头,占32.9%;有10.6%的受访者表示由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承担,谁方便谁承担;表示无所谓、没有考虑过的受访者占16.7%。显然,在恋爱花费方面,双方共同承担的方式更受大学生的欢迎,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由于当前父母对于学生恋爱采取支持或者默许的态度,因此,一些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会得到父母资助的 “恋爱经费”。有21.5%的受访者表示,会得到父母资助的恋爱费用。其中,有接近44%的受访者每月得到200元到500元的家庭支助,比例最高; 200元以下的为20%,位居第二。
从如何分担恋爱花费,可以看到当下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物质和精神在恋爱婚姻中的位置。调查显示:有53.6%的受访者认为,精神很重要,物质也不能缺少;有33.8%的受访者认为两者同样重要;有7%的受访者认为物质重要,但精神不能缺少;有4.9%的受访者认为精神至上;而认为物质至上的只有0.7% 。
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表示,大学校园的恋爱花费相比已经工作的学兄学姐,其实是很节约的,学校的图书馆、自习室、草坪和林荫道都是可以谈情说爱的场所,学校的餐厅食堂、校门口的小餐馆,甚至排档,都是可以共进晚餐的地方。或许,主要是可以在一起,哪怕是买一次快餐、送一瓶饮料都是可以回味的甜蜜素。
宽容不同性取向
相对而言,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地方,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潮、新的方法比较容易在大学得到首肯或者默许。那么,当下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恋爱婚姻中一些与传统法则相悖的现象的呢?
在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这一社会现象时,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还是严肃慎重的。有14.4%的受访者表示 “尝试过”;有24.0%的受访者表示 “想尝试,但没有付诸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 “不想尝试”的受访者达到61.7%。虽然相比以前的数据来看,婚前性行为的随意性、开放性在增加,但就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横向的比较,本次调查还显示,婚前性行为的开放度在城乡、男女性别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的来看,城市在婚前性行为开放度上比农村大,男性比女性开放度大。来自城市的受访者表示婚前尝试过性行为的有16.1%,而来自乡村的受访者表示尝试过的为12.2%。
在对待同性恋这个社会现象时,受访者表现得相当宽容。有18.8%的受访者认为 “同性恋是很正常的行为”;有53.5%的受访者表示 “中立,但自己不会尝试”;有20.8%的受访者认为 “不正常”; 4.2%的受访者则认为 “这是另类的时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宽容程度是比较高的,且总体上高于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包容程度。
婚姻依然应慎重
如果恋爱是一件浪漫的事,那么,婚姻就不仅仅是浪漫,还有更多的责任。如果恋爱是人生成年的序曲,那么婚姻就是一辈子的主章节,甚至还要包括尾声。那些大学生受访者对于婚姻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调查显示,有63%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经营一辈子的事;有56.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爱情的结晶;有意思的是,有38.3%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长期稳定的互交互助模式。也有极少部分受访者把婚姻看作是搭帮过日子和合伙制 “股份公司”。无论是把婚姻看作事业,看作爱情发展的必然,还是把婚姻看作是一起平淡过日子,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长期的共同发展,浪漫地说是“与子偕老”。
幸福的婚姻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幸福需要什么?在回答“您认为婚姻幸福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感情是最重要的基础位列第一,以后依次是契合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共同的生活理念和目标,双方家庭的认可和支持等。
财产确认更理性
毫无疑问,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关婚姻的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的观念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最近出台的关于婚前贷款买房、财产分割等对《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释,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叫好和发难的声音互相叫劲,相比较而言,反对的声音还比较高一些。本次调查,专门设置了此项问题,得到的答案却有另一番解读。
调查显示:有43.6%的受访者认为新司法解释能够鼓励夫妻双方一起奋斗而不是走捷径;有32.1%的受访者认为新司法解释使得双方财产更明晰,避免纠纷;有24.4%的受访者认为是偏向强势一方,有损弱者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性面对新司法解释的同时,受访的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个案的时候,还是非常重视感情因素的,尤其是男性受访者。调查显示,在男方出资购买房产时,有大约5成的女性受访者希望能够在房产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在男性受访者中,愿意加上女方姓名的高达72%。显然,法律是刚性的判断,感情却是温情的眷恋。
获上海市示范诚信单位称号的百合婚介所婚姻专家顾琴女士告诉我们:其实,婚姻的解体不仅仅在经济上是损失巨大的,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伤害。挑选一个值得信赖、相互能够偕老的伴侣,共同谱写情感和理智的人生交响才是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