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警惕!年底诈骗盯上学生家长 理性判断避免受骗
2011-12-21 09:53:00
南方网

  临近年关,诈骗案件数量开始攀升。记者调查发现,时下诈骗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把脑筋动到了学生家长们身上,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设计陷阱。而一些幼儿园或学校的教学安排,有意无意地成为了骗子的“帮凶”,增加了骗术的可信度,使得不少家长上当。对此,专家提醒家长,对于涉及交钱的事件要多长一个心眼。

  专家提醒,对于涉及交钱的事要理性判断,以避免损失

  案例1

  学校发通知,要家长看教材广告

  不久前,广州市民廖先生在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读一年级的儿子放学后带回了学校“外语素质教育”的通知,要求每天早晨6点30分、晚上10点30分两个时段,锁定某家卫视频道看“教育节目”。

  廖先生告诉记者,本以为老师让看的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可看到一半,他发现整个内容都是在推销一张名为“双语不用教”的学习光盘,和平常看到的电视购物节目没什么两样。节目中三番几次找来所谓“自己不懂英语,平时打工又很忙,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外来工家长”介绍该学习光盘的好处。整个节目持续约30分钟,屏幕下方不断地提示这套音像教材的销售地址及优惠时间。

  对此,廖先生表示很气愤,看到一半就换了频道,并在调查表上写下了自己的不满。但是廖先生的儿子廖星(音)告诉记者,在他每天上学、放学途中,校车的DVD仍然在不断播放“双语不用教”的视频。全班多半同学的家长在看“节目”一周内就订购了该光盘教材。对于廖先生在调查表上写下的不满,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什么,但已经几次在英语课上点名说廖星的英语口语拖了全班“后腿”,家长应该加强辅导,每天必须按时“看教育节目”。听到儿子的意见,廖先生开始有些后悔和担忧了。

  记者调查:

  据记者了解,家长“早起晚睡看广告”并非仅发生在一所或几所学校。据媒体报道,南京、杭州、武汉多个城市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包括不少名校在内的多所中小学家长都曾接到学校“按时收看教育类节目”的通知。按照外地部分学校的说法,下发看电视的通知,是因为收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函,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予以了否认。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将“看广告”升级为下载某教学软件,甚至要求家长给学生购买指定品牌的平板电脑或者学习机作为学习工具。

  专家分析

  理性判断避免受骗

  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周诗其教授说,遇到学校要求购买教育辅助品时,家长应该理性判断,不应过分迷信广告宣传,如果自己不需要或者不愿意购买,没有人可以强迫。至于学校正式通知学生收看某产品宣传电视节目,周诗其教授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言说学校参与了广告诈骗,只是厂家采取了某些营销手段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这种情况家长之间不妨多互相沟通,如果确实只是一般的“促销”,对教育孩子帮助不大,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与学校交涉,注意不要轻易激化家长个人与校方矛盾,导致孩子在校被“批评”、“孤立”。

  案例2

  “星探”现身幼儿园,培训要交钱

  今年11月底,广州市民周女士去幼儿园看5岁儿子的艺术节表演时,碰到一个自称艺术策划公司的“星探”告诉她,该公司与幼儿园合作,挖掘有艺术潜质的“童星”。目前,他们正在为肯德基和麦当劳广告寻觅小演员,觉得周女士儿子的条件很好,问她是否愿带孩子去试镜?就此周女士咨询幼儿园老师,老师告诉她“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周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也怕是骗局,但因为是在幼儿园内部,她觉得可信度比较高,当时自信心膨胀就给“星探”留了联系方式。可由于约定的时间临时有事,周女士没能带孩子去试镜。接下来几天,“星探”催试镜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让周女士烦不胜烦。后来,周女士上网搜索该艺术策划公司发现,不少网友表示曾被该公司骗钱。广州妈妈网上有一位家长发帖称,在正佳广场南门遇到该公司“星探”,结果带着孩子去面试之后,对方给孩子拍了几张照片,当即表示要签约,但是得交培训费6800元。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周女士与家人商量之后,更换了电话号码,并让儿子换了一间幼儿园。

  记者调查:

  据记者暗访,在广州各大商业中心如北京路、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等,常年聚集着这样一批所谓艺术策划公司的“星探”。这些人借挖掘“童星”或“明星”向路人行骗。到了试镜地点,家长或者本人则会被要求以199~18000元不等的价格拍摄艺术照或缴纳置装费、培训费。而一旦收到钱,“星探”就再不会主动联系受骗的路人,各种“承诺”也无从兑现。

  专家分析

  涉及交钱就要警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表示,如果幼儿园、学校确实想配合剧团发掘童星也无可厚非,可如果想通过机构收钱,则另当别论。王大伟说,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一旦涉及要交钱,就必须谨慎。因为参加电视剧的演出,并不需要家长自己出钱置装,孩子还会有相应的报酬。家长应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3

  在学校办讲座,先煽情再卖书

  12月初,肇庆的刘先生接到孩子所在广州某中学的电话,通知孩子下午放学后要随家长一起听一场主题为“感恩教育“的大型讲座。

  “我从外地赶到的时候,一群人还在操场上搭演讲台,背景布上写着感恩教育校园万里行励志演讲。”刘先生说当时有大约300名家长前来参与。下午3点多,讲座正式开始,除了学生和家长,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也在现场观看。

  据刘先生回忆,讲演有三个环节,一是学会感恩父母,二是学会感恩老师,三是有关家庭感恩教育的咨询。通过台上主讲人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演说,现场不少女老师、女家长和孩子们开始抹眼泪,甚至有学生当场就向自己的父母道歉,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自己的父母。到了家庭感恩教育的咨询环节,主讲人不失时机的提起,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家长们应抓紧时间到台前来购买一份“爱心礼物”。而这个“爱心礼物:是一本名为《感恩我们要行动》的书。

  “这本书定价52元,现场卖38元。”刘先生说,讲座举办当天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家长购买了这本书。该书共200多页,买后刘先生发现,其纸张和印刷都很粗糙,疑似盗版。现场不少家长表示,若不是学校举办讲座,绝不会购买这本书。

  记者调查:

  “感恩讲师团”自称全国性巡回讲演,安徽、江苏等多地媒体曾报道其打着讲演旗号卖书的手法。一些学校表示,对方提供的材料显示,活动是“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举办。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称,近期他们已接到多起类似投诉。“2010年上半年,我们曾组织过感恩教育进校园的公益活动,当时并没有卖书。”该工作人员称,此项活动早在2010年11月就已终止,之后凡是打着他们旗号进行演讲和卖书的行为都是骗局。

  该书注明的出版方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称,从未与感恩讲师团合作并推销过这本书。该社相关人员表示,《感恩我们要行动》一书以前由该社出版时,书的内页配图都是彩色的,而非现在学生家长购买的黑白配图,“极有可能是有人盗版了该书,打着我们的旗号进行牟利”。

  专家分析

  家长委员会是解决之道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现在出现的很多忽悠家长的陷阱其实都是学校、老师的出现使家长放松了警惕。熊丙奇表示,问题的核心是学校、老师在推荐的产品中,有无利益挂钩,是否从中拿回扣。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老师和学校是不能向家长推荐产品的。如果学校以帮助某些机构办事为目的,存在利益挂钩行为,那么就是忽悠学生家长。

  熊丙奇说,家长在学校和老师面前处于劣势,如果不买老师推荐的东西,他们就担心老师不高兴,从而对孩子不利。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如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损家长利益或者家长不情愿的事情可直接拒绝,不会再碍于老师情面出现勉强消费的情况。

  案例4

  以“车祸”为名,骗家长汇款

  临近年关,还有家长向记者报料,曾经接到显示为孩子的手机号发来的短信,内容声称“**家长,你的孩子参加学校旅游发生车祸,正在**医院(外地)抢救,请你马上汇款到**医院账号。”家长根据短信回拨手机,电话另一头是一个女孩用不清晰的声音不断哭喊“妈妈救我,妈妈救我……”幸好这位家长最后及时与学校联系,确认了孩子的安全,这才确认是电话诈骗。

  随后,该家长来到女儿就读的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学生处相关人员向家长确认,自从11月底以来,已经连续发生过三起类似事件,最终确认都是以“车祸”为名的诈骗。对于“是谁泄露了学生和家长相关信息”,学校方面表示绝对不会有意泄露,但不排除管理上可能有漏洞。

  警方提醒:

  警方告诫,如果家长接到这类电话,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忙于汇款,应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同学或电话中所称医院联系,确认子女是否出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