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硕博夫妇操纵的考研舞弊大案背后
2016-09-30 09:51:00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 硕博夫妇操纵的考研舞弊大案背后

  草根出身、高考状元、名校博士,这是潘栋(化名)41年人生履历其中的一面。

  枪手、“助考”公司老板、仅一场考试就操纵近500名考生作弊的幕后黑手,这是潘栋的另一面。

  2014年12月,随着湖北警方接到一条相关的举报线索,潘栋的两面人生也慢慢被揭开。同时被查的,还有一起参与“助考”舞弊非法获利、拥有硕士学历的潘栋之妻揣青(化名),以及其他团队人员。

  2016年9月8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了潘栋团伙“助考”舞弊案。这对硕博夫妇当庭认罪悔罪。

  “赖账”举报牵出舞弊大案

  潘栋团伙的这起考研舞弊大案案发,竟是源于一名大学生对另一家赖账“助考”机构的举报。

  大学生小唐一直想考硕士研究生,曾向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交了18万元,并签订了“包过”协议。然而,小唐并没有通过考试。这笔钱也要不回来了。

  小唐的举报称,这家机构采取的是利用作弊器材场外发送答案等方式,组织考研作弊。2014年12月,小唐来到湖北省公安厅对此进行了举报。

  湖北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对多条类似的疑似“助考”线索进行梳理研判,结果发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将在当月月底举办的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实施“助考”犯罪。

  一支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指导、荆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协助、江陵县公安局网安大队侦办的专案组,迅即展开调查。

  不料,上述培训机构在得知小唐报案后,迅速转移“消失”了。专案组决定见机行事,在考试中对其他可疑“助考”机构抓现行。

  2014年12月27日,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天。一组疑似正在播报答案的异常无线电信号,被专案组截获。

  民警迅速锁定目标,来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武汉华顺经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顺公司”),当场截获多套作弊无线设备,以及公司招生汇总名单、公司与考生签订的协议等。当时正值考试期间,某些仪器还在发送答案。

  6名员工当即被抓获。但是,公司主要负责人潘栋、揣青却不在公司。

  截获的招生总汇表显示,仅该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涉嫌参与作弊的考生就达485人。名单被警方当场通报给了省考试院。省考试院立即对全省考场进行清查,多名作弊考生被查获。

  交钱签协议“包过” “橡皮擦”收答案

  工商公示信息显示,华顺公司注册于2007年7月,法定代表人揣青,注册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咨询、计算机软件开发。在互联网上,该公司打出的广告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地开设办事机构,并开办数所培训学校。

  警方的调查显示,1975年出生的潘栋,与揣青系夫妻关系,家住武汉市青山区。潘栋系华顺公司实际负责人,公司经营、考场作弊流程操作等都由其领导实施,揣青主管公司财务。2015年3月11日,迫于公安机关强大的追捕压力,二人投案自首。

  检察机关的公诉,梳理了潘栋团伙的“助考”作弊流程。

  在2014年12月27日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潘、揣二人伙同公司员工石某、贾某等人,在网上和其他渠道发布消息,采取枪手替考或使用作弊器发送答案两种作弊形式,自行招生和通过招生代理李某、薛某、义某招生,共招收作弊考生485名,从中获利175.19万元。

  考试前,潘栋联系作弊操作手吕某、王某、陈某等,由作弊操作手给参加考试的考生发放作弊器。开考后,在网上购买研究生考试答案,由其将答案经QQ群发送给作弊操作手,再由作弊操作手发送给考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不法分子使用的作弊器竟是一块暗藏玄机的“橡皮擦”:嵌有电子屏幕与按钮,可接收、显示考试答案。由作弊操作手网购后,考前交给考生。

  而所谓的“培训”,也是针对“橡皮擦”展开:如何带进考场,如何规避监考老师检查,甚至一旦被发现后如何说辞,都有一套严格的指令。考试结束,这些“橡皮擦”还要回收,以便循环使用。

  与考生签订“包过”协议,是华顺公司吸引考生的重要一环。

  一份华顺公司与于某签订的《研究生委托服务协议(合作)》显示,2014年11月8日,双方约定,华顺公司为于某学员(高某、李某)筛选合适备考人员,确保于某学员2015年双证公共管理硕士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国家A类控制线并被成功录取,并协助于某学员协调上课问题(保录取到北京××大学MPA)。

  费用方面,高某、李某两人每人5万元,在考前汇款至揣青账户;如未通过考试,华顺公司将予以退款。

  根据供述,公司收取的“包过”费用,根据考生报考学校、专业的不同,从1万元至8万元不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