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校园贷正规军来了 广东150家高校学生可低利率借款
2017-05-18 09:50:00
羊城晚报

    中国教育在线讯“裸条”、高息、暴力催收……这几乎成为此前人们对于校园贷的刻板印象。早在2016年9月8日,羊城晚报就曾刊登过《校园贷年利率高达70% 有学生竟说“很划算”》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监管层的注意。

    昨日,记者从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了解到,国内商业银行首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专属定制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已经正式推出,省内约有150家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可以申请,首笔贷款也已经核准发放。

    最高授信额度5万元 

    昨日,记者从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了解到,这款名为“金蜜蜂校园快贷”的产品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设计,具有纯信用、利率低、期限灵活、随借随还、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也是国内首款银行版本的校园贷产品。

    据介绍,该款校园贷产品可以给予在校学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额度。5万元的额度对于在校学生是否会偏高?昨日,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个人经融部的副总经理王磊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针对校园贷额度设计是进行梯度化的。“换句话说,可能第一次借款额度仅有1000元到5000元”,王磊表示,随着用户借款和还款情况,银行方面会建立信用额度成长模型、风险预警启动模型等进行综合评估,额度最高可以达到5万元。

    但由于学生群体缺乏稳定收入和还款能力,加上部分平台的审核流程简单,此前违约率普遍较高。记者了解到,如果在校大学生通过“金蜜蜂校园快贷”系统借款不还,将有可能被央行征信系统所记录。“我们的目的不单是将失信的人记录到央行征信系统”,王磊表示,对于逾期还款的学生,建行将连同校方一起进行“挽回计划”,比如看是否存在实际困难甚至可以帮助解决相应难题。但对于最终仍没有还款的在校大学生,银行方面表示,将按照监管方面要求进行个人征信系统记录。

    年化利率仅为5.6% 

    据“融360”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随机抽取的10家校园贷平台中,年化利率最高可达36.75%,已经超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化利率36%的红线。

    银行版本的校园贷的利率有多高?据建行方面透露,当前现行的利率按照5.6%执行,相当于日息万分之一点五,并且还将在重大节假日推出专属的优惠利率。羊城晚报记者比较发现,当前市面上包括微粒贷、蚂蚁花呗等主流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的日息约为万分之五,年化利率约为14%左右。

    如果按照建行版本的校园贷的日利息万分之一点五计算,即如果贷款1000元,1年利息仅为53.4元,的确低于当前多数市面其他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银行方面则表示,“金蜜蜂校园快贷”的特点还包括可以在1年内随借随还、并且按天数计算利息。

    如此低的利息是否就能够覆盖掉潜在的风险?银行方面表示,每位学生借款前,都会经过一定的财商评估和对应课程测试,合格的学生客户才能获得准入。银行方面介绍,为培养大学生的财商、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及进行征信风险的教育,会组织线上微信公众号推送金融知识及相关教育活动,扩大金融知识的传播范围;线下则会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如开设金融知识大讲堂、不定期派发金融知识资料等方式,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健全金融观念。

    广东市场容量上百亿 

    从去年起,包括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校园贷负面信息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监管层面接连动作规范市场。

    在此背景下,不少曾经的校园贷平台如趣分期、名校贷等都相继退出了校园贷的业务。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仅有7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相较于2015年的高峰时期,数量几乎减半。

    不过,校园贷的整治过程中,也有不少业内声音呼吁不应该进行“一刀切”。有分析认为,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应该合理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合理金融诉求。

    所以,此次建行率先在广东推出银行版本的校园贷也得到了不少广东省内的高校认可。暨南大学副校长饶敏昨日表示,校园贷问题已经逐渐由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银行业对于学生金融服务打开大门,不仅体现了银行业自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的品格,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研一学生孟贵苗表示,作为在校学生对于校园贷早有耳闻,但是身边的同学并不敢在平台上借款。“银行利息低、更加规范”,孟贵苗说从自己对身边的同学观察来看,借款目的除了用于消费,还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够通过筹集资金进行一些网络创业项目。

    有业内人士透露,按照广东200万名在校大学生的基础、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广东的校园贷市场容量可达上百亿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