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市教育局多措并举推动义务教育
2017-07-27 23:05:00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 在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7月19日才结束的普通高中录取情况表明,广州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得到了优化,这是广州市教育职能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致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提升取得的新成效。目前,全市11个区全部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部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一直是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市委、市政府心系群众诉求,围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牢牢把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重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广州市教育局党委着力落实,与全市教育系统共同努力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强化顶层设计,以战略眼光规划教育布局。

  今年年初,发布《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更高的视野,布局广州教育事业;按照“多规合一”思路,以全市城乡规划“一张图”为工作平台,联合市规划部门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布点规划编制工作,至今后十余年内,将规划中小学校2184所,有效满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学位需求;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广州市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通知》及补助标准。今年,全市投入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约17亿元,其中市本级投入近4亿元。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创新性提出“先干先给,多干多给,快干快给”的经费保障方案,截至今年6月,市本级财政资金累计到位9.65亿元,至明年底,将新改扩建学校129所,其中政府主导建设学校88所,投资118.8亿,总建筑面积约26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6万个,目前,全市已开工和完工的学校58所。同时,从2015年底开始,强力推进2495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至今年6月底,共有2220个项目完工或在施工中,约占项目总数的89%,其中完成项目1946个,占项目总数的78%。

  完善管办模式,引导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延伸。

  进行双向摸底,弄清各种需求,力促资源均衡。积极推动市属学校通过建设新校区、委托管理等方式到外围城区办学。目前已引进市属学校执信中学在从化合作共建广州市执信中学从化实验学校,市第二中学进驻科学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进驻大学城,华侨中学进驻金沙洲,广州外国语学校在南沙区直接办学,市第二中学托管黄埔区会元学校,市第六中学托管黄埔区的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已向黄埔区输出广州实验中学校名品牌,向天河区输出广州中学、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校名品牌。2017年,推动广雅中学到花都区新建校区,已初步落实学校选址;积极推进市第二中学、广大附中到南沙区委托管理学校,目前正在与南沙区政府对接落实学校选址。已初步拟定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延伸工作方案。同时,引导结对帮扶,助力均衡发展。他们组织老城区教育实力雄厚的区分别对口帮扶花都、增城、从化、白云、南沙等区,同时,各区又在本辖区范围内组织学校结对帮扶,目前已搭建123对学校(含18所受援的民办学校)结对帮扶。通过互派干部挂职、教师任教或跟岗学习,采取共同上示范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使受援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得到改善,在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上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

  用超常举措培训师资力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引进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以“不限时间、不限人数、刚柔并济,市区共享”的方式创新引进教育人才;通过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认定工作;推进从化、增城等七区“卓越中小学校长促进工程”,创新实施“广州教育家培养工程”,认定培养1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实施“广州百名校长京津沪名校跟岗访学计划”等6项措施推进师资培养;建立学前和中小学“广州市教育人才资源储备库”,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启动“区管校聘”市级试点区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师资流动机制,不断优化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科学合理配置,重点组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辖区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了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和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市教育科研骨干网络光纤总长度超过35000公里,出口带宽达40G,连接到城乡的每一所中小学,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推进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规模化应用,并与国家及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形成了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覆盖面比较广的区域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服务机制,让城乡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公平地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