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8年第6期广东省珠江学者讲坛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
2018-04-21 22:54:00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4月19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2018年第6期广东省珠江学者讲坛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副主任以“情志病致病机制与针灸治疗机理研究”为题,向到场师生作了专题报告,来自省内多所院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讲坛。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报道

  广东省珠江学者论坛旨在为发挥我省高校珠江学者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术合作交流,开阔师生学术视野、提升科研创新水平,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在近2个小时的讲坛里,陈永君教授展开“情志病致病机制与针灸治疗机理研究”为选题的探讨,从情志病致病机制与针灸治疗与精神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陈永君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吸引了师生,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里,师生纷纷举手提问,并表达了自己对讲坛的收获和理解。大一康复班的叶同学在听完讲坛后表示,听完陈教授讲课受益非浅,原来医学有这么神奇,更加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讲坛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长史亚飞(下图)主持。

   当天,中国教育在线对陈永君教授进行了采访。 

  中国教育在线:您今天的主题是情志病致病机制,能否用针灸进行治疗?

  陈永君: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针灸能够治疗情志疾病。1)古代记载针灸对情志病治疗的文献有很多,例如著名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十三鬼穴歌”,适用于一切精神疾患,如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狂等,也可用于由高热所致的狂躁不安等证。2)现代临床与基础研究也表明针灸能够治疗情志疾病,近十年单对于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就有650余篇,可想而知针灸对于其他情志疾病的研究更加广泛。2013年美国国务院老兵医疗部门做的一项大型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针灸能够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明确疗效,对阿片类成瘾、疲劳综合征和药物成瘾的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作用。3)我的团队目前的研究结果也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证明了针灸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

  中国教育在线:请问您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陈永君:目前我们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等情志病的发病机制,以探索易感基因以及其与环境交互作用对情志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期我们也开展针灸治疗情志病的机理研究,探索针灸对情志病的早期干预及治疗的潜在机理。

  

  中国教育在线:今年初,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请问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有哪些现实意义?

  陈永君: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的发展,以局部病症为基础,主要是进入浅筋膜层,留针时间长,针具不深入肌层,而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取效迅速。

  浮针作为传统针灸的创新产物,虽然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其治疗疾病的机制依然同传统针灸一样——尚未明确。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成立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将其临床技能传承与发展,而是要依托华南针灸研究中心现代化的科研条件,更好地揭示浮针治疗疾病的机制。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将我们传统中医针灸向全世界推广

  中国教育在线:华南针灸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还有哪些?

  陈永君:除了上述所说的针灸治疗情志类疾病外,我们还在中心的973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的带领下运用了最新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了关于穴位及经络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环路基础研究,例如病毒示踪技术、双光子钙成像技术、光-化学遗传技术、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技术和膜片钳光电联合检测技术等。中心其他PI还开展了诠释经络腧穴本质及针灸效应规律的研究;以及以针灸/中医药为核心的临床应用及方法学研究;针灸治疗艾尔兹海默病(AD)、中风及其后遗症、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针灸治疗的机理研究。

  专家介绍

  陈永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高水平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精神疾病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委等、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2008-2014年在美国乔治亚医学院神经科学和再生医学系任博士后和助理研究员。从事神经生物学和针灸学研究超过16年,目前主要从事情志病和中风等脑病的发病机理、针灸治疗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曾获AHA(美国心脏病中风学会)基金并参与多项美国国立卫生院(NIH)课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20多篇高水平国内外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19篇,包括Molecular Psychiatry、Neuron、PNAS、Nature Neuroscience、EMBO J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总影响因子超过146,并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论文”、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201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夏泽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