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市3000多所中小学开展2018年秋季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
2018-09-03 16:43:00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中国教育在线 9月3日,2018年秋季开学伊始,广州市3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开学礼、班会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应急疏散演练、课外实践等方式开展了“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意外、防范校园贷等人身、财产安全教育,以及国家安全、反邪教警示宣传、扫黑除恶、毒品预防、扫黄打非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让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保护自我”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

    广州市教育局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学校开展开学检查工作,确保开学各项工作平安有序推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樊群,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等领导在为明实验学校参加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樊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上图)表示:广州已经连续3年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开展安全教育,通过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学生及家长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广州为明实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校车是学生重要的上下学交通工具。记者现场看到,“安全第一课”围绕着校车安全及模拟发生火灾的应急演练展开。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引下,抓住黄金3分钟逃生时间,用手绢、衣物等挡住口、鼻,做好自我防护,有序快速下车。

  为明实验学校王礼维校长(上图)介绍,学校一直把学生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利用开学礼、班会课、应急疏散演练、课外实践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学校近5年来没有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初一7班郑湘镕同学在体验后表示,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学会了冷静面对,不会惊慌失措。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开展了“掌握急救技能,减少突发伤害”为主题的应急安全教育嘉年华活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开展的是应急安全公益大讲堂。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会有遇到幼儿异物堵塞气道的情况,为增强未来幼师的急救技能,应急安全公益大讲堂特别针对幼师学生进行了气道异物现场急救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讲解和现场示范。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应急安全嘉年华,互动游戏项目包括“真人版防灾减灾大富翁”、“投你所好”、“你猜我猜 食物安全大冲关”,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包扎、溺水施救、快速分辨食物中毒症状等安全知识和掌握急救技巧,更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还带来了VR安全场景实训体验,让同学们借助VR交互技术,身临其境地经历溺水预防、巴士逃生和外伤急救三种场景,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到应该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逃离险境。不少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在幼师有专门学习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卫生学》,大讲堂的内容正好让她们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原来枯燥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游戏变得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VR体验则有助于她们提高面临危险时的应急反应速度。

  在协和小学,广州市教育局与广东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举办的 “安全无忧,快乐成长”安全教育活动聚焦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活动邀请食品安全、公安、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嘉宾,配合新闻视频素材,生动讲解跟小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话题。

  花都区骏威小学的安全第一课是用电安全知多点,市供电局宣讲辅导员通过现场搭建电路板及电源开关,情景剧表演,深入浅出的为学生宣讲安全用电常识,精心准备的互动环节引来现场笑声阵阵。

  白云区三元里小学结合学校周边路况比较复杂的现状,联合市交警支队为学生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讲座,全校师生集体诵读校园安全儿歌,制作了“安全祝福”展板。

  民航广州子弟学校积极推进“警家校”护校安园畅通工程,打造学校、家庭、交警“三位一体”交通安全教育防范工作体系,为新学期学生平安、有序返回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环境。

  广东华侨中学结合开学典礼,通过对“安”进行说文解字,拉开了安全第一课的序幕,并结合开展了观看地铁出行安全、国防教育宣教片和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了解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广州市教育局自2016年开展学校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利用开学第一天这一特殊时段开展安全教育,引导教育广大师生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目前已成为我市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的活动品牌。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夏泽铭 蔡佳丽 通讯员穗教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