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在广州召开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作者:  2019-07-01  字体:  

         中国教育在线讯 为深入学习、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积极响应我省“全面推进教育现代、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目标,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作为国家名校长领航培养基地和省级名校长培养基地,一直关注中小学校长培养培训方式的创新,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搭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交流合作平台,意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推动高品质教育创新行动,引领粤港澳中小学的高品质发展。20196月29日,在广州举办以“高品质的教育创新行动”为主题的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暨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名校长、高校、研究院所、国内教育培训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主办,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培生教育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原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广东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黄江康处长,广东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处长傅湘龙,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原广东实验中学校长、现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校长郑炽钦,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瑜、广州培生教育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健等。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左丹为大会致辞。她表示,基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办学传统和“新师范”建设使命,学校举办“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暨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围绕“高品质教育的创新行动”主题进行论坛交流,将有力促进粤港澳地区的基础教育交流合作。她分享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推动基础教育高品质创新行动、培养培训教育家型校长的具体做法和显著成效。王左丹表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任务驱动”下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综合采用大数据系统精确分析名校长发展基础,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助推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和学校创新发展。

“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联盟章程”于此次大会发布,该章程详细解读了联盟宗旨和联盟理念,详细规定了联盟任务、联盟组织机构和联盟成员的权利、义务等。大会推举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广州培生教育传媒有限公司为秘书长单位。

据了解,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联盟旨在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解决教育培训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我国教育培训产业协同创新水平,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其核心任务是以推进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发展为总体工作目标,以高校为基石,以教育培训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建立产业上下游、产学研信息、知识产权等资源共享机制,共享教育培训创新资源,共同搭建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及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高规格服务平台,探索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模式,推动教培行业标准、评价、教学效果检测体系的建立,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来构建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生态,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解决教育培训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我国教育培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创新水平。

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联合共建的未来教育与未来学习体验中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此次大会上揭牌。该中心成立于2018年12年20日,是华南地区第一家未来教育与学习体验中心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训中心。中心首期规划用地超过800平方米,涵盖“新师范技能实践与实训中心”、“网络教学教研中心”、“新媒体创作与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AR/VR、创客实验室)、创新师资培训中心等内容,将为学校数以万计师范生以及10多万在职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据介绍,“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主论坛以“粤港澳地区高品质教育的创新行动”为主题,与会专家就“高品质学校的创新行动”“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格局与发展趋势”主题进行分享,分论坛以“粤港澳高品质学校的创新行动”“高品质教培机构的创新行动”为主题进行讨论,18位粤港澳中小学校长、7家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参与研讨。

原广东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主题论坛分享。他以《高品质学校的创新行动》为题,从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和办学行动三个层面分享了他基于广东实验中学的办学思考。郑校长提出“三高四优”的人才培养理念,即以树立“德育为首、质量优先、素质领先”的质量观,构建“民主、人文、科学、师生自我管理、制度”五位一体的管理效能线,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行动循环,形成“理念、目标、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创新动力线,培养“心中有爱、手里持艺、腹中藏墨、肩上荷担、脚踏实地、眼望天空”的省实人。

大会邀请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校长简加言博士分享她在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的办学经验。她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全人发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人教育观点,并介绍了该校在教师专业发展、“PRAISE”模式培养学生德育、家校合作、名人讲座等实践活动落实全人教育的经验做法。

大会邀请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分享《中国教育培训行业格局与发展趋势》。

大会设立了“粤港澳高品质学校创新行动”(小学组、中学组)分论坛,邀请了粤港澳中小学名校长、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齐林泉、广东教育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黄日暖、广东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龚孝华教授、广东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周峰教授、广东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熊焰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贾汇亮讲授分享他们的教育智慧。

中学组分论坛中,澳门庇道中学校长潘志明作报告《澳门庇道中学办学特色》,从创校初期、办学理念、校舍设施、融合教育、课程设计、家校合作等方面分享了澳门庇道中学的办学特色。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马锐雄在报告《优质高中创新发展案例分享》中,以龙城高级中学办学为例,从“破局: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借势:拓展集团办学空间”、“开拓:探索未来办学路径”三个层面分享办学经验,提出未来学校的“三个突破”“三个尝试”“三个改变”。澳门菜农子弟学校校长王国英在报告《“小·精·多元”:澳门菜农子弟学校办学特色》中,分享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学校精心布局、多元化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广东番禺中学校长胡展航以《不忘初心,做现代教育的践行者》为题作分享,在报告中胡校长分享了他办学的三个思考:“教育的‘初心’是什么”“如何‘做’教育”“如何做‘好’教育”,分享了在广东番禺中学中带着问题去实践积累的办学经验。珠海市第二中学校长尹祖荣以《以“文化养人”理念润泽高品质学校》为题进行分享,分享了“文化养人的内涵”“高品质学校的特征”“文化养人的途径”。

小学组分论坛中,香港培侨小学创校校长连文尝在报告《如何塑造学习型组织文化》中提出了文化的三个层次:物器、制度、价值,其中“考绩-评估”体现价值文化,通过考绩标准建立共同价值,营造专业的学习文化。澳门青洲小学校长张捷分享了报告《澳门青洲小学办学特色》,介绍了澳门教育的现状、青洲小学的文化与课程教学的发展变化和学校的教育特色——重视家校与师生关系、重视品德教育、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校长余志君在报告《创想城课程理念与实践》中从“创想城”课程的诞生、实施、意义,活泼生动的分享了办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分享了基于东风东路小学的《“AI+”时代的学习空间重构与创新应用》理念和经验,提出面向“AI+”的学习空间由物理到虚拟、从学校到社会、从认知到情意的三条路径。深圳市荔园外国语小学校长柳中平的报告《让“自然生长”成为时尚——“自然生长”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分享了自然生长的教育,包括语言沟通与交流、文化感知与理解、问题思考与解决、综合创意与表现、思辨分析与批判。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积极交流,为共建粤港澳地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基础教育分享经验和思考。大会还设立了“高品质教培机构创新行动”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教育培训界代表围绕教育信息化、课程建设、编程教育、在线教育、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业投资等话题展开充分研讨和分享,共同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创新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强调:教育是国计,教育是民生。好的教育是国家之需、百姓之盼。人民满意的教育必然是有质量的教育、好的教育。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论坛的举办中国教育培训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围绕“高品质教育创新行动”的主题理念,搭建了一个行业交流、资源合作的平台,有助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教育信息化企业、产业投资及相关服务机构之间的相互赋能,提升中小学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健康发展,促进产学结合、校内校外协同教育,构建教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教育产业的高品质现代化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谭秋明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