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校友理事会
2023-11-26 21:04:00
中山大学
 为贯彻落实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成果的培育、孵化、赋能、转化工作,发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厚积淀,以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管理学院组织成立了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校友理事会。
  
  11月25日,管理学院校友会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理事会成立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善思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受聘为理事会首席科技顾问,中国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校友受聘为理事会首席文化顾问,达瑞生物董事长李明校友、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海涛校友受聘成为理事会投资顾问,中山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黄瑞敏主任受聘为校友工作顾问,春暖资本董事长袁朝普校友受聘为理事会执行会长。管理学院党政领导、校友及师生代表共50多人共同出席成立仪式。成立仪式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炜文教授主持。
  
  成立仪式上,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钟一彪代表学院致辞。他提到,11月18日至19日,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校区举办。高松校长在秋季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中山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世界,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科技创新,践行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是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方面,更是中大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服务强国建设上的“必答题”。管理学院成立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校友会理事会是对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奋斗,打造一个立足湾区、辐射全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校友组织。
  
  中山大学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婷婷在致辞中提到,中山大学已走过九十九载春秋,每一位校友,既是母校光辉历史的见证人,也是母校持续发展的参与者。正如陈春声书记所说,学校校友会与各院系及各地校友组织密切配合,团结凝聚了众多校友,在扩大影响、强化联络和整合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形成了“校友情系母校、母校关怀校友、母校与校友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她感谢校友们积极促成管理学院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校友会理事会的成立,并相信理事会将为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报国、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贡献“中大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饶子和教授表示,管理学院校友会大湾区科技成果孵化培育理事会的成立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不仅标志着管理学院已经将视野扩展到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领域,更代表了学院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饶子和院士从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兄弟高校的合作、形成专业协同和常态化的交流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四方面对理事会未来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并期待理事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陈小奇校友讲话,他指出理事会的成立是基于热爱和情怀的校友行动,将为有志于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有识之士实现梦想和追求搭建平台,激发了高校师生和校友的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他希望未来理事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同时期待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积极参与理事会的工作,加强交流协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培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在聘任仪式环节,钟一彪书记、黄婷婷副主任、袁朝普执行会长依次向理事会首席科技顾问、首席文化顾问、校友工作顾问、投资顾问、理事长、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理事会理事、理事会秘书长、校友理事颁发聘书。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就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落地、强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执行会长袁朝普校友作总结。他用“信任和机会选择”“赋能和超级大脑”“感恩和时代机遇”三个关键词组对理事会的成立进行总结,他对院校领导的鼎力支持和理事会成员的相互信任表示感谢,希望理事会能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以顶层设计统领全局,以科学规划推动攻坚,以统筹协调整合力量,着眼长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让科技创新释放更加强大的发展动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来源:校友工作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柯泳欣、徐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