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年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顺职院-阳江浸润工作推进会成功举行
2024-06-02 13:50:00
中国教育在线
 5月3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阳江市教育局、阳江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阳江高新区平冈镇中心小学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顺职院-阳江浸润工作推进会在阳江市举行。会议总结广东省2024年度前期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顺职院-阳江美育浸润工作,对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工作成果进行拆解、分析、总结。

  广东省教育厅美育工作相关负责人、广东省首批本科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海英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行政工作负责人)蒋快安教授、阳江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曾小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书记刘锦鑫、顺德区西山小学副校长吕颖华以及来自阳江市各区教育局和各参与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中小学相关负责人、美育教师代表等约40人参加活动。

  广东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于2020年3月启动,至今已持续实施近五年,共有28所高校先后加入美育浸润计划队伍,共帮扶192所中小学,通过“大手拉小手”的1+N帮扶模式,覆盖、辐射、受益学生达34万余人。学校作为前一届牵头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成果,不断在浸润中学习浸润,在浸润中学习方法,完成“十个一”美育浸润成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浸润阳江市教育局所辖中小学校(阳西县苏村小学、高新区平冈中心小学、海陵区平章中心小学、阳东区南华实验学校)。在四年浸润实践中,实施高校与浸润学校群策群力,积极对接,围绕健全美育课程、提升师资水平、增强学生美育素养、营造美育氛围等重点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已协助阳江中小学校开设美育课程291门,成立美育社团196个,培训教师2.3万人次,覆盖中小学162所、学生13.2万,阳江市美育育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会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刘锦鑫表示,顺职院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完成美育浸润目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将带头推进“大手拉小手”的帮扶方式,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协助师资队伍培训;探索“大手拉大手”的助力方式,整合实力院校的平台及名师资源,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小手拉小手”的共创方式,提炼地区美育示范强校的办学经验,提高被浸润学校的造血功能。在全学科美育方面,在广东省教育厅的引领下,顺职院继续深入挖掘各专业融入美育浸润工作,如烹饪学院-舌尖上的美育、设计学院-指尖上的美育、轻化材料学院科技+美育等,为帮扶地区学校全面开足开齐美育课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能够帮助被浸润学校完成美育全学科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同时,顺职院鼓励阳江市各校群策群力,激发内生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自主提炼教学经验,拓展交流平台,提高美育教学素养。顺职院做到“阳江所需 顺职所能”,锚准美育浸润计划痛难点,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共同打造学校美育工作的广东样板,让美育浸润行动成为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示范项目,实现美育浸润工作提质增效。

  阳江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曾小清表示,在阳江市接下来的美育浸润工作中,将强调优化长效机制,发挥全过程化层层效益的作用,积极学习“全学科美育”的思路,以美育至爱覆盖每位学生。同时,要注重把握美育工作的政治方向性,将美育思政浸润党建工作,把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梦想初心教育等美育课堂中。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海英教授强调,近年来,在顺职院的对口帮扶下,被浸润学校在美育课程建设、美育教学开展、校园美育建设及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专家表示,美育的过程也是发掘地区乡土艺术特色的过程,美育浸润应扎根于地方艺术文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用本土艺术文化浸润学生,提高美育育人效能。同时,浸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艺术整体观的塑造,美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注重艺术认知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程度。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目标,让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让美的花朵绽放在学生身上。

  由于天气原因,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成果展演延期。随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美育浸润绘画书法成果长廊。

  广东省教育厅美育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和地市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浸润目标任务,推动了乡村基础教育发展,惠及面广,成效显著。同时,高度肯定顺职院在美育浸润行动中既启智又润心的全科美育工作成果。另外,鼓励阳江市全体美育工作者们持续创新工作思维、学习浸润方式、优化组织架构,搭建“四通八达”的美育工作组织架构,成立各级美育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联动协作机制,构建网格化美育思政工作矩阵。省教育厅将坚持面向全体、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坚持“一个学校也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也不能掉队”的原则。积极提供平台资源,形成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让每一个被浸润的孩子都有出彩机会。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杨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