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穿越千年尘埃,探寻文化根脉
2024-08-19 17:39:00

  2024年7月4日至7月10日,河北工程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穿越历史长廊,探寻邯郸文化”实践团分别到邯郸博物馆、北朝考古博物馆、中国磁州窑博物馆、邺城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党委书记王小胜、副处级辅导员吴海玉、辅导员王慧和学生队员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参观展览、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解邯郸的历史文化。 

  走进邯郸博物馆,一览甘丹三千年

  7月4日,实践团首先来到了邯郸博物馆。在这里,团队成员参观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了解到了邯郸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展示着邯郸地区的历史、人文及地域文化,包括从旧石器时代的新桥遗址到新石期时代的磁山文化,从赵国都城到邺城崛起,从金戈铁马到战火燃起,从革命老区到工业复兴等各个历史时期。通过参观展览,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对邯郸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邯郸历史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见证了赵国的兴衰,感受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魄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邯郸市博物馆通过可视化技术了解文物。冯孜晗 供图

  踏进千余年前,品味繁荣盛况

  7月6日,实践团来到了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据介绍,展馆陈列以“走向隋唐”为主题,分为煌煌帝都、巍巍陵寝、泱泱文明三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展厅陈列主体以磁县收藏的北朝墓群出土遗物为主,平面布局则按照“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复原”的逻辑展开,能够逐层了解北朝历史,囊括了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特别展厅主要展示湾漳北朝大型壁画墓复原景致,按一比一的比例设计,壁画总面积700平方米,仅墓道两壁壁画就有320平方米。通过参观北朝考古博物馆,大家了解到了1500多年前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北朝岁月。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北朝时期的文化内涵,也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朝考古博物馆听讲解人员介绍镇馆之宝——骆驼陶俑。麻晓茹 供图 

  半部民窑简史,赓续千年窑火

  7月9日,实践团来到了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探索磁州窑文化的奥秘。磁州窑是我国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始于北朝,历经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延续至今已历经千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通过观赏精美的陶瓷作品,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到了磁州窑的历史和发展,深刻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坚定了守护好中华文脉,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决心。

  探访邺城博物馆,领略千年文化底蕴

  7月10日,实践团来到了临漳县邺城博物馆,领略“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的邺城文化魅力。博物馆展示着许多邺城遗址的珍贵文物,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到了邺城的历史和文化。从三国时期的群雄逐鹿,到东魏、北齐的皇权更迭,再到隋唐的统一与繁荣,邺城的历史变迁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特别是关于铜雀台的介绍,更是让大家对这座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充满了好奇与向往。通过参观展览,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邺城的独特魅力,对邺城的建筑风格、文化特点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在观看邺城博物馆的石雕佛座。冯云华 供图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还深入基层,在博物馆周边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不仅涉及参与者对邯郸文化的了解程度,还包括他们对文化保护的建议。实践团成员们认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够学习邯郸文化,还能激发人们对邯郸文化的热爱,进而推动邯郸文化的创新发展,尽到“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明”的职责。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邯郸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实践团成员将不断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传承和弘扬邯郸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朝考古博物馆门口合影留念。梁致诚 供图

  作者:吴海玉、王慧、梁致诚、麻晓茹、冯云华

  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穿越历史长廊,探寻邯郸文化”实践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