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清源启航:水电引领绿色能源新未来
2024-08-27 11:40:00
中国教育在线

  河海大学“清源水电,绿动未来”实践团于8月10日至8月17日赴溧阳市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扬州市大运河博物馆、溧阳市永平小学等多地,通过参观、跟岗实习、调研、志愿服务、支教等多种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常州市储能水网工程的GEP进行评估,从而为储能水网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设性建议。

  千年水韵:大运河博物馆的文化与历史探秘

  “清源水电,绿动未来”实践团赴扬州市大运河博物馆参观,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域格局、调水规模、惠及人口、施工周期及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和环境效益,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它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更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在参观过程中,博物馆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清口枢纽工程的治水思路,这项水利工程不仅通过深入研究水道的变迁,还通过合理布局水利设施,巧妙地厘清了当地错综复杂的水系。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治水之路的艰辛与困难,深刻感悟先辈们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

  

  图1 实践团成员倾听讲解

  探索绿色能源:抽水蓄能电站的实地考察之旅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广泛应用,我国水网建设正迎来“水电融合”的储能水网新时代。抽水蓄能技术为南水北调等传统水利工程带来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将抽水蓄能技术巧妙融入调水工程,不仅实现了蓄能与发电的双重功能,还促进了跨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深入了解抽水蓄能技术的科学蓄能原理,实践团来到沙河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详细了解了工程的建设背景、设计规划、运作机制,就技术问题和水电未来发展与工作人员进行积极探讨,实践团队成员还深入厂区和厂房,体验了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团队成员体验了从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工程师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在与电站相关部门员工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水利工作者的踏实奋斗和对水利事业的无限热爱。

  

  图2 实践团成员参观沙河抽水蓄能电站

  倾听民意:储能水网工程的社会接受度评估

  扬州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节点,而东关古渡作为扬州的历史文化地标,见证了水利工程的沧桑巨变。实践团成员从本次实践主题出发,对东关古渡的居民和电站附近的村庄的村民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深入调研他们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看法和感受,团队成员们还与街头的行人进行亲切的交流与采访,耐心地向市民介绍清洁能源的概念、优势以及当前的应用情况,并邀请大家分享自己对清洁能源的看法和期待。通过与居民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居民们普遍认为水利工程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防洪抗旱方面,水利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在生态补水方面,南水北调使沿线湖泊蓄水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此外,居民们还深切感受到了水利工程在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些工程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3 随机采访水电站员工与当地居民

  爱心传递:志愿服务在行动

  实践团成员通过开设宣传小摊、张贴创意海报等志愿活动的形式向居民宣传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溧阳市天目湖镇东陵社区中心,我们设立了宣传小摊,向社区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传单,介绍储能水网工程的深远意义。这些传单不仅详细介绍了储能水网工程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阐述了它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实践团成员还采用张贴创意海报的方式,向市民普及相关知识。海报以清新的绿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巧妙融合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板、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元素,生动展现了清洁能源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海报上简洁有力的标语和直观形象的图案,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人的驻足观看,更激发了大家对于清洁能源的兴趣和关注。

  

  图4 实践团成员走访东陵社区

  

  图5 实践团成员张贴海报

  知识播种:支教路上的温暖与成长

  为提升清洁能源的普及度,实践团成员走进溧阳市永平小学校园,向孩子们宣讲清洁能源的发电原理和显著优势。团队成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理解了新能源的环保意义和未来潜力,还在理论讲解中融入趣味小实验,向孩子们演示太阳能板如何将阳光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如何利用风力产生电力等,展示了新能源的神奇之处。我们还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节能意识,参与到绿色能源的实践中来,为国家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6 实践团成员在永平小学宣讲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充分认识到了储能水网工程的生态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深刻感悟到国家水网的建设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当代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