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为例
2024-09-04 12:36:00
广州东华学院课题组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有其特殊性。本文总结了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建议对策。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是加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建立一支以思政类教师为骨干的思想教育辅导队伍,创建学校良好大思政教育氛围。要丰富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支部的建设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党建+”工作实践,围绕“党建+课程学习”“党建+学生就业”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

  一、研究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

  织功能。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的若干意见》指出,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要求,“针对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加大工作创新力度。重视和加强对工作全局性、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民办高校和普通公办高校在培养目标上高度保持一致,都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劳动者、建设者、创造者的重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加之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特性,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党建之路,那么党建工作创新就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从民办高校的办学性质及特点来看,要想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是一个薄弱点。据周洋、王小梅、刘植萌《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热点分析--2023年全国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2023年全国27家教育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326篇,其中公办院校发表1286篇,占全部发文的97.66%,民办职业院校发文40篇,仅占2.34%,民办职业院校校均发表论文1.13篇。全国1326篇论文关键词热点分析,前35个热点没有出现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及相关热点。

  二、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是共产党领导的高校。提升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既能确保民办高校把稳改革与发展“方向盘”,扣紧改革与发展的“安全带”,又能充当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78号《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强调,民办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民办学校按照党的要求办学立校、教书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在办好民办学校中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保障民办学校健康发展。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和党性观念。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适当增加民办学校发展党员数量,重视发展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入党。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注重把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注意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出资人入党。

  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党章党规,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守纪律讲规矩。针对教职工党员兼职人员多、退休人员多、青年教师多、流动性强等实际,采取学习培训、专题辅导、结对帮扶、谈心交流等方式,帮助教职工党员提高素质,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设立党员教学管理服务示范岗,推行党员承诺制和党员星级管理,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在教书育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党委通过“五强化五提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学院严格落实“党委抓、书记抓”责任,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党建工作列入学院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发挥党委政治核心和纪委监督保障作用,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和分工负责责任制,党委书记承担第一责任,分管领导承担直接责任,班子成员承担“一岗双责”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对不作为现象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规范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会议规则,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联系服务师生和谈心谈话等制度。

  三、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与效果

  (一)学院党组织基本情况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共有基层党组织24个,其中党委1个,直属党支部2个,党总支7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16个。截至2024年6月30日,我校共有党员256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58人,学生党员98人。近三年,我校共发展党员292人,其中,学生党员255人,学生党员占发展党员人数的87.30%。

  图1 党组织架构图

  图2 党员结构图

  图3 近3年发展党员情况

  (二)东华职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学生党支部建设观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我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秉持“三全育人”理念,秉承“以真·实求知,以善·美修行”校训;遵循“育人为本,立德为先,崇技强能、特色兴校”办学理念,遵从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学生党支部建设观念上积极创新,以党支部政治功能为主线,不断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学风建设、进一步推动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发展。

  (1)树立高标准定位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观念误区,认为民办职业院校在办学层次、资源投入等方面相较于公办院校存在不足,进而导致学生党支部建设也被边缘化。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明确提出要克服“民办低人一等”的错误思想,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确立学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高标准目标,用高质量学生党支部建设助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学生培养。这一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学校自身定位的重新审视,更是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只有树立高标准定位,才能确保学生党支部建设不偏离立德树人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扎实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学生党员。

  (2)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学校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融入、双向促进。通过强化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这一理念的确立,为学生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学院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只有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才能确保学生党支部建设与二级学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生党支部建设观念创新过程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校认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倾听学生的声音。这为学生党支部建设注入了更多的人性化元素,也使得各项创新举措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符合学生需求。

  2、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创新

  (1)创建“班级魔方”管理模式。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以“信声访谈”为抓手,逐步推行党建班上、党进学生公寓,以“四讲四有”锻炼党员党性,精准靶向发力,以开展“三项服务”(服务师生、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为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用发挥搭建平台提升服务意识。制定了党建带团建发展入党培优的工作细则,分别设置入团申请人员群-入团积极分子群-团员群-入党申请人群-入党积极分子群-入党发展对象群-党员群,结合学院学工系统“班级魔方”进行服务时长、积分记载,实现入党不同阶段成员进阶管理,积极推行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定期举办入党发展对象(学生家长)座谈会,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助力。

  (2)创建四维考核体系。医药健康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完善考核制度为抓手,制定了《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制度》和《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预备党员考核制度》(其考核主要内容分为思想道德品行、学业成绩、党的理论知识、志愿活动四项考核内容,考核分数的计算办法为:综合考核分数=党的理论学习x25%+思想道德品行x25%+学业成绩x25%+志愿活动x25%)。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制度,提高党员质量、强化党员教育、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等,为支部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推动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创新党建+团建模式。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管理机制涵盖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制度、发展党员、考核评议等方面,学生党支部和共青团形成“合力”,在党总支领导下,把团的组织建设纳入党的组织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展党员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发展流程。

  3、学生党支部建设组织创新

  (1)创建学生党员先锋岗。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均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和“党员志愿服务站”,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支部各项工作的新机制。支部通过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推进措施,把“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站”打造成抓实党建促发展的带动点,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推动师生党员亮身份、树标杆、办实事。如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先锋岗

  (2)创建“党建+1224n榜样引领模式”。建筑与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大力推进落实“党建+1224n榜样引领模式”“党建+社团发展”创新机制,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①党建+1224n榜样引领模式:学生支部由1名支委带2名学生党员、2名发展对象、4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结合学院实际对接n个班级团支部。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带动团建,由党员同志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学校、学院的各项活动。支部同班级、团支部共同建设。支委会加强与党员个人、共青团员以及班级同学的联系,在思想引领、党建工作、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就业创业、党员宿舍、帮扶同学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②党建+社团: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指导老师新成立了广州东华职业学院思创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项目为支撑,以学科竞赛为驱动,通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缜密的思维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并积极推进党支部成员在科技竞赛中发挥模范作用。

  ③创建学生党支部建设“五个一工程”。即:一党员一团学:一位学生党员参加一次团学活动;一党员一帮扶:一位学生党员帮扶一名困难学生;一党员一活动:一位学生党员参加一次集体活动;一党员一计划:一位学生党员制定一次成长计划;一党员一证书:一位学生党员获取一项技能证书。

  ④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三融合”模式即:

  一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育人机制相融合。依托学院网站、公众号、社团活动、学术沙龙等“线上+线下”的方式传播创新实践文化。支持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类社团发展,促进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了创新实践活动的良性循环和有机发展。

  二是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积极搭建实践平台,

  建立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基地,推进三全育人。现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两个校企合作服务协议,与蓝月亮、广州地铁、顺丰、京东、粤荣华、广州客天下度假区、从化汉田村村委等建立专业实践基地关系。

  三是创新实践能力运用与双创比赛相融合。

  在学院内发起成立展现财经商贸类竞技赛项的学生组织:商贸竞技协会。通过举办专业集训、大创项目申报培训会、大创项目立项经验交流会、大创项目问题讨论会、国省级及行业竞赛经验分享会、创新创业沙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找到感觉”“碰撞问题”“练就本领”,打通学生实践项目方向与老师科研方向的纵向对接;组织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协同学院专业负责人,带动学生骨干,统筹部署、全程指导、强化训练,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思政融合育人。

  ⑤创建学生党支部引领的大学生森林义警队。“军政教导队”是一支由优秀退伍军人组成的学生队伍,军政教导队党支部(后改革并入机关二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系列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不同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应急救援办学特色。在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的指导下,成立了广东首支大学生森林义警队。森林义警队积极参与全省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活动、森林巡护、乡村应急宣传科普等活动,为平安林区建设和守护广东绿水青山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应急救援办学特色在奉献社会中的作用。

  4、学生党支部活动创新

  (1)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营造“跨时空对话”互动。财经学院学生党支部通过拓展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沉浸式演绎为亮点,营造“跨时空对话”沉浸式环境,使学生能够代入真实历史事件,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和专业特色资源等题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情景剧本沙盘形式,与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衔接,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打破时空局限,创设身临其境的感受,既开发了红色课堂思政资源,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空间,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递形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创建学生党支部校园电视台。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四大宣传阵地--《院报》《今日信院》电视台、《习习春风吹拂帽峰山》红色学习音频栏目、《青听信音》心灵园地音频栏目,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参与新闻报道、节目制作等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提升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创新开展学生党支部下乡实践活动。医药健康学院学生党支部根据学院专业特色,突出行动引领,增加基层党建的“温度”,学用结合,在“行”字上求实效,深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关爱健康?守护生命”校园爱心义诊和“小雪寒?东升暖——健康义诊进校园,情暖师生护健康”等一系列校园义诊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现代中医康复理疗知识和健康义诊爱心服务;在寒暑假期间,支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积极投身于家乡社会实践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中,2023年暑期,支部共有3名正式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荣获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优秀团队、广东省优秀团队。

  5、学生党支部服务创新

  2023年我校西部计划共报名参加67人,被录用10人、易展翅计划共报名参加72人。报名学生大部分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始终行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好样子;2023年我校共组建8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105名师生共同参与,服务地点涵盖梅州、湛江、汕头、广州黄埔、天河、增城、从化等地。各实践队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国情社情调研、爱心医疗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关爱服务、理论普及宣讲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多支实践队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央视网、中国青年网、网易新闻、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增城区电视台等多家社会媒体累计158次的报道,充分展现我校师生的良好风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认可。1支队伍获团省委“优秀团队”

  四、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党支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般一名学生最快需要大三才能成为正式党员,此时,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都在外实习,学生党支部支委一般只能由辅导员兼任。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在薪酬福利待遇方面比公办高职院校差,辅导员自身工作量大,平时教职工流动性大,导致支委队伍不够稳定,在党支部建设创新上投入比较有限,“头雁”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于党支部创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党支部之间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党支部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有待提高。

  (三)学生党支部在如何引导全体学生刻苦学习上效果不够。《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由于是民办职业学院,学生高考成绩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总体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学生党员学习领导作用难以发挥。

  (四)学生党支部品牌创建成果不够明显。学生党支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深,缺少深层次的探索与创新,思路还不够开阔,平时党建工作创特色、创品牌的思路还不够新、力度还不够大,党建论文研究、党建课题立项等还不够多。

  五、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党支部建设创新实践探讨与思索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创新。1978年我国第一所民办高校—湖南中山进修大学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得到了较大发展。我国目前有民办高职院校563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1580所的35.63%,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在学校选址、经费来源、教师队伍、学生来源、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相同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相同的,加强党对高校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民办职业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高瞻远瞩,按照党的二十大要求,建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高标准,同公办高职院校一样,落实“大学一年级班班有党员、大学高年级班班有党支部”的要求,把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建设成为引领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推动学生班级进步,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目标上,民办高职院校千万不能比公办高职院校降低标准要求。

  2、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创新。要坚持把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原则,努力实现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组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按照中发〔2010〕15号《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学生党支部可以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中正式党员达到3人以上的班级应当及时设立学生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

  要突破传统党组织创设观念制约,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组织形式。可以从党员较多的高年级班选派学生党员,作为党委组织员,担任一年级大学生班的党支部书记,加强大学生低年级党员发展工作,尽快创建学生党支部。可以先在大学一年级创建年级党支部。可以建立大学生楼栋党支部、寝室党支部、社团党支部,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广大学生中的引领作用。

  4、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品牌建设创新。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推进党支部工作突破创新,充分发挥党员专业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在创建“基层党建品牌”上取得新突破,要不断总结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创新支部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抓出特色,办出亮点,多出典型,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更多平台。

  5、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创新。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要改变从大学生入学时才开始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传统做法,积极与学生原毕业学校党组织进行对接,对于高中党组织已经开展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调取相关培养材料,进行追踪考察培养。按照党的二十大修订新《中国共产党章程》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程序,凡是高中已经培养时间一年以上达到入党要求的大学一年级新生,从入校开始就及时进行考察政审,接续高中入党相关程序。

  创新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方法手段。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宣传部要协调学校官网建立与全国党建网络连接,充分利用党校官网、官微、微党课和班级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健全分层培养、分步衔接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体系,以校级党校为主阵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将拟发展入党学生基本情况在学校官网公示,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6、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信息手段,创建学生党员党支部微信群、QQ群,实行“网络+”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员教育活动,努力拓展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新质生产力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选树学生党员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学生党员立大志勤学习成大梁。

  7、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创新。社交媒体可以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深化大学生心灵交流,推动大学生自我表现,有利于大学生信息共享。要充分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手段创新“三会一课”活动,创建手机微党课,根据需要安排视频党员会议、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议。创建学生党支部学习交流微信群,及时交流学习生活心得体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生支部的建设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化“党建+”工作实践,围绕“党建+课程学习”“党建+学生就业”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  

  *本文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4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为例”(批准号CANFZG24145)和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2024 年民办高校科研课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MG2024194)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黄和平、丘熹幸、吴楷玲、陈钦、刘洁、李汉雄。  

  (致谢:感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清才教授对本文的精心指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