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寻道读行: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重访中国西北角
2024-09-06 20:56:00
中国教育在线

  8月14日,在中国记协指导下,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与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记者组成的调研队汇聚宁夏,启动了为期12天的“寻道读行记:重访中国西北角”项目,调研采访引黄灌区的历史巨变。调研队宁夏行程达1200多公里,辗转3市9个区县,边走边采,边写边发,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悟通过新媒体矩阵即时播发,共发布作品38篇,总播放量/阅读量超2300万,多篇报道登上热搜榜,形成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热潮中的一股“新闻旋风”。

  读行,追寻范长江的足迹

  “云亭渠现在被这样截成五段,您看我画得对不对?”调研队的师生用树枝在沙地上画起了草图,抬头问惠农渠管理处副处长海天相。对上世纪30年代“西北热”标志工程云亭渠,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作了大量描写,然而时至今日,云亭渠已踪影渺渺。调研队在前期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抵宁后拜访了水利专家田军仓、西北史专家霍维洮和新闻史专家王庆同,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方志办查阅了相关资料,最终找到了永宁县王太村—云亭渠的渠口,又通过一路寻访,摸清了云亭渠的前世今生。

  这已是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第10次重访活动。“明年是范长江西北考察90周年,因此今年暑期重访我们做了特殊安排”,学院党委副书记洪蒙典介绍道:“这次的研学线路基本是按范长江当年的原路设计的。范长江考察时,正值当年‘西北热’的高峰,那轮现代化的尝试最后不了了之。这次沿原路重访,就是希望让同学们在今昔对比中,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真谛,从而坚定他们的道路自信”。

  对于蒸发量可达降水量10倍的宁夏而言,水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为此,范长江当年是沿黄河考察的,这次汕大调研队也以引黄、扬黄灌区为主要采访区域”,洪蒙典介绍道,在黑山峡口,调研队到访了电视剧《山海情》中“涌泉村”的取景地北长滩村,范长江当年描写过的湍急河流上正建设着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在青铜峡市大坝镇和叶盛镇,师生采访了处在引黄核心区的韦桥村、五星村、蒋滩村和地三村,在《中国的西北角》里,这里有近一半土地种植鸦片,而今却是在高标准农田上种植“贡米”水稻、特种果蔬和青贮玉米。

  范长江曾路经中卫,遥望过沙坡头。现在腾格里沙漠里建立了西部云基地,集中了亚马逊等200余家云计算企业,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也位于此地。调研队穿过在范长江笔下充满历史感的灵武城,在马家滩参观了智能化的光伏养牛牧场。

  1936年,范长江记述了浙大毕业生邵惠群的云亭渠垦区,其现代化新村实验以失败告终。1950年,在距此40公里的黄河边,西北第一个国营农场灵武农场成立,它实现了邵先生的诸多设想。调研队参观场史馆,了解到农场7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二十世纪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发展、八十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公司化改造,2020年开始回收土地集中经营,收益逐级翻升。据副场长杨博介绍,未来,400多名职员将管理4.7万亩智慧农场,实现高效节水智能水肥一体化,这远超邵惠群90年前的梦想。

  近90年的历史巨变,深深震撼了同学们,“来之前,我脑海中的西北是荒凉的,但是来到之后,我看见的是漫山遍野的绿、漫山遍野的希望。”调研队学生谢嘉淇感慨道。

  调研队成员在叶盛镇五星村的稻田边开展采访,据当地干部介绍,大米经深加工后,一亩产值可从1800元提升为4200元。凌学敏/摄

  寻道,解锁社会变迁密码

  8月22日,汕大师生在青铜峡水电站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调研。

  在宁夏水利博物馆同学们了解到,千百年来,中国水利界和当地百姓一直期盼在青铜峡建一个水利枢纽,上世纪30年代的西北热时,水利前辈李仪祉甚至已经提出规划方案,但终因施工艰难、耗资巨大而未能实现。1958年,新中国成立不久,青铜峡水电站工程就上马了,历时20年于1978年全面完工。

  “为什么千百年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做成了?”站在这座当时世界最大的闸墩式大坝前,同学们抛出问题,著名水利专家田军仓教授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建设资源和力量得到了保证。据悉,当时汇聚了全国5000多名专家和技工,召集了18000人的建设大军。

  青铜峡水库建成后,黄河水位提高20多米,灌溉面积从190万亩提高到550万亩。但那时黄河水仍然到不了地势高的宁南山区,于是政府又提出“1236扶贫扬黄工程”,用五级泵站往山上抽水。调研队到红寺堡红三泵站采访,看到9条巨型水管延伸向上,干(支)渠长度达140多公里。通过扬黄工程,目前宁夏灌溉面积已达1075万亩。

  但扬黄也有极限,在地势更高、地块更零碎的西海固,扬黄工程难以到达。为了不落下一个人,政府实施吊庄移民,把实在不宜生存的村庄搬迁到扬黄可及的地方,红寺堡、闽宁镇等移民灌区应运而生。“黄河之水天上来,但是唯独到了红寺堡,它逆势上扬300米,这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是为了这一方百姓,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吴忠市红寺堡区区委宣传部部长马青松告诉同学们,红寺堡现在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总面积2767平方公里,26年来,先后搬迁安置了宁南山区8县156个乡镇412个村的23.5万人。

  在闽宁镇原隆村,调研队分组随访当地村民。孙嘉艺/摄

  闽宁镇也是移民搬迁的重要地点,6.6万群众易地搬迁至此。中国特有的对口帮扶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20多年来,闽宁镇移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5倍。“以前,山大沟深,靠天吃饭;现在,山也绿了,水也多了。”听着《山海情》马得福的原型之一、原闽宁镇福宁村(闽宁村)党支部书记谢兴昌的讲述,走在整洁宽敞的大道上,看着一排排闽南风格的小院和一片片青翠的葡萄园,调研队近距离感受到了真实的“山海情”。在闽宁镇原隆村,调研队分组随街采访,在与公园的老大爷、家门口的大嫂、溜街的小伙子的对话中,感受到东西协作的成效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3!2!1!上链接!”“跟直播间新进来的朋友们解释一下噢,我们这个是大学生公益助农直播,不收任何佣金的!”8月21日睌,团队成员化身“电商主播”,在红寺堡区弘德村,开展了一场助农带货直播。

  这场直播,吸引1900余人围观,获赞超3.5万,销售订单87笔,销售额3536.82元。直播结束后,同学们还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直播复盘,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高校的社会实践,最好是把社会实践、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院团委书记朱慧斌说,利用广告学专业的电商课程和学院协作育人基地汕头市直播电子商务协会的资源优势,这次特意在项目中安排了电商培训和助农带货直播。

  团队成员尹贞妮(左)、孙嘉艺(右)为观众讲解商品苦荞麦茶。邓菲/摄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来到培训现场为调研队助阵。他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出:汕头大学一直把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希望同学们走向基层、走向人民群众,把论文写在基层、写在祖国大地上。

  除了电商服务,调研队更日常的是行进式多媒体报道。“我们每天晚上召开编前会,安排当天的稿件发布,确定次日的选题,布置各专业小组的采访日程。”指导老师丁为民介绍说:“团队就像一个流动的编辑部,深度组、纪录片组、短视频组和摄影组,前后方相互协作,多平台播报。作为新传专业的团队,不仅自己要受教育,还要把自己的所见所悟传播出去,影响更多的人。”

  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社和香港大公文汇媒体集团给予了媒体支持。除了学院微信公号日更前方报道,团队还组建了以中国新闻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有两条短视频播放量过千万,《水往高处流 扬黄工程润宁夏》登上快手本地榜单第一名、抖音本地榜单第八名,《开镰啦!宁夏22万亩青贮玉米大丰收》登上快手全国社会榜。

  “‘重走中国西北角’是个思政教育的好载体,可以设计成一个以‘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为主题的研学项目,”调研队计划撰写一份调研报告,《中国的西北角》是大中学生的必读书,范长江当年的考察路线上红色资源也十分丰富,通过精心包装设计,可以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这个研学项目。调研队的设想得到宁夏文旅厅的认可,正共同完善项目策划。

  来源: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