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大号的喜讯:
2021级中文学子吴培桦同学,
在12月1日结束的“田家炳杯”
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
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现,
勇夺赛事一等奖的殊荣。
这个沉甸甸的全国一等奖,
实现了文传学院在国家级师范院校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成绩的新突破。
吴培桦(右四)获颁全国一等奖
二
“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系国内层次最高的师范技能赛事,
是纳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的项目,
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影响力和美誉度。
前不久我院两名研二学子参加“田家炳杯”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技能大赛,
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捷报传回学院,
旋即引起师生热烈反响。
此次吴培桦勇夺全国一等奖,
其优异表现,
进一步见证了我院师范人才培养质量,
值得分享,值得祝贺,
也值得我们引以为荣。
三
本次比赛是在教育强省浙江举行的,
决赛的实体地点,
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浙江师范大学。
500多名全国各地的师范学子云集于此,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11个赛道上,
角逐师范专业赛事的最高荣誉。
面对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各路强手,
吴培桦带着学习他人的虚心,
展示自我的信心,
走进了竞争激烈的赛场。
在规定的120分钟内,
她围绕现场抽取的一篇课文——
建筑大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
完成了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
并选取其中的核心内容,
进行了为时10分钟的现场授课,
以及为时3分钟的即兴演讲。
整场比赛下来,
吴培桦以独特的教学设计,
精湛的教学表现,
赢得评委的一致好评,
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的佳绩。
四
比赛中的即兴演讲环节,
尤其考验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
选手很容易在这个环节失误。
但对于吴培桦来说,
即兴演讲却更能体现她的实力和风采。
这是因为从大一到大四,
她参与了各类专业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
身经百战,能言善辩。
在比赛中,吴培桦抽到的演讲题目是:
《我教了一辈子语文,
但还是上了一堂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紧扣题目,她直抒胸臆地表示,
遗憾不是消极与负面的代名词,
而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教育作为不断超越自我的艺术,
更在乎用理想与信念点亮学生的心灵,
没有标准答案,但求问心无愧。
整段演讲主题突出,言辞巧妙,
给人带来情景交融、
事理合一的生动体验。
五
从颁奖台上走下来的吴培桦,
第一时间,
向卢永和教授、张志帆副教授,
以及肖康舒老师等指导教师——
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她说:“师长们的倾囊相授,
再加上学校和学院的平台资源,
让我有机会,
与全国各地的选手同台交流,
我感到十分荣幸。”
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而谈及决赛带给自己的专业感悟,
吴培桦这样说道:
“备赛与比赛过程,
充满挑战与变数,
每一环都考验着应变与积累。
平时要广泛涉猎不同文体的教学资源,
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库,
聚焦文本解读和方法指导,
努力挖掘每篇课文背后的灵魂,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触类旁通,为我所用。”
六
在针对此次国赛预赛提交的材料中,
吴培桦围绕《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则千古名篇的教学设计,
作了精辟而全面的分析,
其中包括聚焦
写景、咏史、抒情、辨体、审美等维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以“细读法”为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
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形成直观教学情景,
层层递进完成教学任务;
开展群问比对阅读,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等。
在她精心打造的那份教案中,
吴培桦如是写道——
“学生要学会感受和体验
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
学会欣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确立开阔达观的审美品位。”
这些认识深刻说明,
吴培桦对于语文学科的价值,
有了相当到位的见地——
语文教育,
就是要致力推广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促进青少年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此的见地显示,
吴培桦的专业品质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七
此次大赛,
不仅是对吴培桦个人成长的肯定,
也是对我院师范教育质量的展示。
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能,
近年来融入了我院师范生培养的理念。
学院积极举办各类教学技能比赛,
开展师范生基本功训练,
邀请中学一线教师来校交流,
以多元化的措施、手段、平台、渠道,
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这些系统性、集成式的举措,
为师范生提供了学习锻炼的平台,
有效地促进了师范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或者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喜人局面,
吴培桦在折桂“田家柄杯”后,
写下了希望师弟师妹接续奋斗的话语:
“愿后浪们——
心怀热忱,无畏挑战,
以梦为舟,以勤为桨,
乘风破浪,书写华章!”
吴培桦(左)和指导老师张志帆副教授
撰稿:张志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