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教育改革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11月11日,余杭区第二届“琢玉”学术节闭幕式暨英特小学“学为中心”AI循证课堂成果展示活动在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举行。此次活动紧扣新课标,聚焦“学为中心”,探讨了如何通过AI技术和大单元教学推动课堂质量提升。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的260余名校长、教师参会。
领导致辞
余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方鸣先生为余杭区第二届“琢玉”学术节闭幕致辞。余杭教育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本届学术节继续以良渚玉文化为载体,围绕“践行课标·实施课程·赋能课堂”主题,以精雕细琢的教育内涵为路径,为余杭区各校搭建以学术为引领、以创新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平台,为期6天的学术节涵盖了语、数、英、科、法治、社会、音体美等全学段各学科,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主旨报告1:《新教学:用课程思维抓大统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探索作开场报告。新教学旨在推进新课程、落实新课标与用好新教材,其关键是用课程思维抓大统小。这意味着要改变以往重教学轻课程的思维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结果。抓大即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三级目标体系,将素养具体化;统小则是在落实大目标的前提下,注重课时、课文、知识点等细节。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实践展示:数学、英语课例,展示单元学历案
在课例展示环节中,英特小学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师团队带来了两堂大单元教学课例。
梅雨晴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课例《数面积》,对《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她借助单元概览让学生对这个单元有整体的认识,运用ClassIn平台实现多元互动,展示了“双新”背景下好课的样子。整节课学生的个人探究时间充分,充分发挥学历案的助学功能,实现少讲多学、深度学习;教师课堂转变明显,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积极主动,做中学、说中学、悟中学、教中学“四种”主动学习行为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流方式。
胡悠老师则以五年级英语情境对话“What would you like?”为主题,生动呈现学生在真实交流情境中掌握核心词汇与句型的过程。她通过ClassIn的在线教室实时呈现了学生个人任务完成过程,收集并诊断个性化学情。
两节课例都将学习目标、过程支架、评价任务等一体化融合,让学生在任务导向的探究学习中逐步构建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主旨报告2:《如何从学校及课堂层面落地学历案》
课例展示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卢明先生以学校和教师的角色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单元学历案如何引导教师从“教案”向“学案”转型,实现课堂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的过渡。卢教授特别指出,“单元学历案”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双重推动,以“种子教师”带动整体发展,在螺旋式上升中完善教师的教学技能。
主旨报告3:《高品质课堂智能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晓哲先生依据两节课的课堂分析报告作了分享。杨教授指出,传统课堂常被视为“黑箱”,教师难以系统观察和反思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借助AI和多模态分析技术,课堂实时数据得以全面呈现,包括学生参与度、互动频率、思维投入等,帮助教师更精细地调整教学方案。他强调,智能分析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深入理解“学为中心”理念的助力,为学生创造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经验分享:多维创新助力“学为中心”
区域分享:《家门口的好教研》——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书力先生分享了“家门口的好教研”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成功实践。王院长强调教研员和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性,探索临床式、众筹式、融创式运行方式,形成了“校、片、区”三级联动的运行机制,凝练了“设计、实施、评价”三位一体的质量规范,并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推动智慧教育发展,使“家门口的好教研”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
学校经验分享:《聚焦心智觉醒:指向‘创·造’的大科学教育》——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杭州绿城育华亲亲学校校长陆颖女士分享了学校在推动大科学教育中的经验。陆校长强调尊重学生天赋潜能,让科学素养发展“覆盖”应试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尊重和成长,学校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她的“创·造”教育理念为培养自主思辨、富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提供了新路径。
学校经验分享:《数字虚拟学习伙伴推动学教变革》——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郎明仙女士展示了从校园吉祥物到数字虚拟学习伙伴的转型过程,从“学习助手”和“成长伙伴”两个方面,分享了数字虚拟学习伙伴艾小语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呈现了数字技术赋能“学为中心”课堂的创新实践,也展现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理想样貌。
最后,在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艾小语数字人正式上线,代表着英特小学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圆桌论坛:多方协同,共探“学为中心”落地路径
圆桌论坛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论坛由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郎明仙主持,以“学为中心”为主题,与会嘉宾包括崔允漷教授、杨晓哲副教授、卢明教授,以及来自一线的校长代表张颖、教研员代表任忠华、教师代表黄诗慧。各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了两个话题:如何理解和践行“学为中心”?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和赋能“学为中心”?
专家们的发言让与会者回到学习的本质去思考,对“学为中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让大家站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风口,去思考技术为学教变革带来的赋能与创新。“向40分钟要效益”是教师最真实的追求,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会实现“教过了等于学过了,学过了等于学会了”的朴素愿景。
本次活动全程通过ClassIn做技术支持,数据化的课堂洞察不仅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还支持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实时调整。这样有据可依的教学转型,让教师真正理解“学为中心”的内涵,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展示和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碰撞,不仅展现了大单元教学的创新成果,还向教育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在未来的教学中,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成为推动教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