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新春伊始,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AI时代青少年核心竞争力及全球胜任力教育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主办,二十一世纪报社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 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委会协办。论坛话题紧跟《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专注于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论坛现场
论坛的核心目的是深入探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以及构建课内外协同、校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围绕AI时代对青少年核心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新要求,论坛分享了创新实践,建立了校际合作平台,推动了教育改革,并助力大湾区国际理解教育和德育思政教育的发展。
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级副代表张双鼓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发展的报告,强调了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华南师范大学的廖文博士则强调了家校社在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上的统一认知和资源协同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幸福指数。
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级副代表张双鼓教授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副总编辑张海港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Deepseek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并呼吁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全球化、智能化时代的学生培养目标。同时,他介绍了中国日报社作为教育与传媒结合的平台,致力于推动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促进中外教育合作。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社副总编辑张海港
来自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的黄艳妮副校长和澳门培正中学的李振邦副主任分别分享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式学习课程和人工智能课程实践的经验,展示了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方面的创新成果。
广州凤凰城中英文学校的黄艳妮副校长(左)和澳门培正中学的李振邦副主任(右)
在圆桌对话环节,校长们和现场嘉宾深入交流了对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坚守与创新的理解,并对主旨分享内容表示高度认同。他们表示,未来将共同构建校际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推动教育改革,助力大湾区教育发展。
对话嘉宾(从左到右):李泰锋(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黄埔学校副校长)、赵均宁(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校长)、严钦熙(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李凤(广州市培英中学副校长)、邹俊(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教育顾问)
合影
论坛负责人信萍对各位嘉宾及教育界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论坛后续将搭建外交、文化、教育跨界优质资源的整合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同时,21所学校被授予第二批“公共外交素养基地合作学校”联盟成员,将在新学期启动更多国际理解与全球胜任力的项目与交流。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张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