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大学少年班“天才”今何在?反思超常教育之路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大洋网  作者:  2012-02-06  字体:  

  目前,教育部选取19所国内顶尖高校试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工作正顺利进行,已有约2000名优秀大学生进入该计划。我们处在一个崇敬人才、渴求人才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家长都渴望自己孩子天资过人。但是,智商超群的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拔尖人才吗?超常教育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少年班”是一种早已出现的、培养年轻科技精英的教育试点方案。一些名牌学府试图发现全国各地的一批学科“天才”、“神童”并集中起来,给予重点扶持、特殊指导,于尽量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快的效率,为国家高、精、尖科技领域输送出一支支“青年科学家”的队伍。“少年班”全系自然科学中的尖子生,尤其是在数理化方面禀赋不凡。

  “少年班”的首创者为中国科技大学,继之到1984年扩展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后改名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1978年中科大开始试招第一届,今年已经33个春秋了。后来眼见问题殊多,“气数不妙”,几所才创办几年的大学便纷纷自动“落幕”,唯中科大等个别院校坚持着。许多年来,由高潮而衰退,各校总共招收了3000余名学生。但时至目前,似乎还没看到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天才”出世。据著名家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认为:“科大少年班30年没有出一个学科带头人。”

  “少年班”的初衷,是要培养出10余岁的理工学士、20岁左右的理工硕士、博士,30来岁就能成为教授、研究生导师、科学家,独当一面,学术精深,成果显赫。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目的算是勉强达到了。如中科大,就不断爆出“中国最小的大学生”、“中国最年轻的博士”、“中国年龄最小的教授”等特大新闻,并引以为荣。不过有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培养出最年轻、最有前途的科学家”,他们失败了,也失望了。从博士、教授、导师到科学家,还是有一定距离。

  说实话,“少年班”当初所挑选的中学生,都是些智商极高、天分超群的“神童”,如最初几届中的张亚勤、秦禄昌、姚新、谢旻、宁铂、谢彦波、申喻、郭元林等人。他们招生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考试的,“开后门”、“钻空子”可不行。或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头奖,或是各项智商指标均出类拔萃,或很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分,10岁出头就已修完全部中学课程,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点子多、创造性强,表现出较同龄孩子遥遥领先的综合素质。

  然而,自从进了“少年班”以后,由于各种因素(学业繁重、自高自大、生活障碍、心理欠缺、健康状况不良、专业不合适、开发不力等),他们一个个便如方仲永般“泯然众人”,顶多也是“在原地踏步踏”。他们还都是些孩子,心理、生理都未成熟,生活不能自理,又谈何从事高端的科研学术工作?既使学问越做越大、学历越来越高,创造力却奇迹般地锐减。甚至,据说不少学生后来还辍学转行,放弃了做“科学家”的梦;个别人还有程度不等的精神病状,想做“科学家”的梦也没法继续。

  中科大78级(首届)的宁铂实在承受不了压力,于是归依佛门,出家为僧。这当然只是一个个案,却也能从中反映出许多问题来。有位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的朋友,17岁就考上了研究生,系来自外地一名校“少年班”。记忆力、计算力、联想力确实惊人,但看其科技创新才能,顶多在中人以上,更不用说其思想之幼稚、生活自理能力之差了,经常上当受骗;连衣服也不会洗,他妈妈只好帮他请了个钟点工。

  可以说,“少年班”的创意很有些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欲成为科学家,还是得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寻求良机为好,尤其要发挥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说不定,给这些“天才”一个更自由的成长空间,任其身心、性情健康、自然发展,再在学科上辅助以适当的引导,也许情况还好些吧。毕竟,科学家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会搞科研的机器。要是连人都做不好,当啥科学家?

  可以假设一下,要是没有“少年班”,虽然少了许多“最年轻的”大学生、硕士、博士、讲师、教授什么的,却也许会多几个真正的科学家,而且一定会多许多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人才成长的个人内在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人才制度和国际综合实力等方面统筹考虑。下一步将从德才兼备、文理兼融、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这段话是说得不错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