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变3 长江工坊 |“设计思维” 汕大之解
2024-07-29 17:49: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为中心上半年继中国家博会“2变3创新特展”后的另一个重要活动, 我们联合知识宇航家,邀请设计、商业、脑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名师举办“2变3长江工坊·设计思维”活动,下面是各位老师上课的经典回顾:

本节课基于靳埭强教授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设计的无尽魅力与深邃内涵。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设计世界,探索《设计的本质》。

“设计的本质,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的答案。”在靳埭强教授(以下简称为靳叔)的眼中,设计的本质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或职业,它是一场值得终生追求和探索的旅程。正如他所言,“设计师应当学到老、设计到老、设计到老学到老”。

在这个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设计师们更应沉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为那份对设计的热爱与执着,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设计,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智慧与思考的结晶。

正如靳叔所言:“设计得好,便是艺术;设计得不好,便成了垃圾。”这份对设计的严苛要求,正是每一位设计师应当秉持的态度。

设计可以是伟大的吗?当然可以!靳叔说。正如一广告语讲的那样,“好,还不够!要伟大!”对于我们设计而言,努力做好设计只是本分,如果能挑战难度才是伟大的。要有创新、有创意;要承先启后、有先锋性。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设计中的对话与沟通。靳叔认为设计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与主题、市场、大师乃至我们每个人的深度对话。通过与主题的对话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设计方向;通过市场的反馈我们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而与前辈大师的对话则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更广。

靳叔认为,设计需要倾听、需要理解、需要反思。

就像他在鼠年邮票设计中的沉淀与学习,只有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设计出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在这场关于设计的深度解析中,我们跟随靳埭强教授的脚步,领略了设计的魅力与智慧。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创造。

在罗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设计中的脑科学”中我们关注到设计带来的成长,“你是否有思考过什么叫一个健康的人格?当身体不断成长的时候,你的人格是否也跟着一起成长了呢?”

罗云老师指出:设计同样需要不断成长与进化。

她认为,设计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正是设计思维的魅力所在。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勇于突破传统框架,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作品。

罗云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视觉加工系统的概念:视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视觉信号通过视网膜接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人们所意识到的画面。

她分享了一句话:“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要理解人生,需要向后看,但要更好地活着必须向前看。”所以视觉在前,处理在后

罗老师指出,设计效果的最终传达与脑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建立起了“脑计划”来探索人体大脑的奥秘。

因此,如何利用视网膜和大脑皮层的联动,通过视觉刺激促发欲望和需求感知,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更是一门关注人性、情感和文化的学科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脑科学的奥秘,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具有文化特色的设计作品。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设计世界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和感动!

柯丽敏老师给大家讲授了一课“超级设计师模型”。

柯丽敏,中国设计美学教育的推动者,一位有情怀的品牌专家,她用自己的精进努力和学业成长,书写了一段从平凡到卓越的成长故事。

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不断的自我提升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锤炼出了以设计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她强调,设计思维是一种成长思维,设计师要具备全面的能力,不仅要关注设计本身,还要关注公司战略、流量能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超级设计师。

柯老师认为:现在时代要求设计师要更加全能,第一批生意大家只需大胆,第二批需要管理体系和业务,而今要注意的点有很多。她认为成功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态:一旦把自己的境界放高,一切都会变得渺小,在做事前要提前布局,做战略部署。有了成功的心态才有成功的机会。

在柯老师看来,设计思维是超级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她认为,设计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方式,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机会,解决问题她强调,设计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意能力和坚定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柯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踩坑经历。她坦言,在短视频事业中,她也曾交过百万学费。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失败,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先把坑填实再建地基。她鼓励设计师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通过柯丽敏老师的分享,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设计思维的魅力和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拥抱设计思维,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贝旭老师给学员带来了“2变3哲学与顶层设计之道”课程。

从商业视角出发,贝旭老师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可能。

设计无处不在,它不局限于设计专业领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本堂课以2变3是什么、2变3的哲学思想、2变3的顶层设计等三部分,介绍了“2变3”的哲科思维理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创新世界的窗户。

那么,究竟什么是“2变3”呢?贝旭老师认为,“2变3”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2变3”代表着从两个元素中演变出第三个全新元素的过程,其核心是“变”。世界一直在变,时而变好时而变坏,唯一变化不大的是人性。

“2变3”蕴含着阴阳相生的哲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包含阴阳,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变化。

2变3是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说,让你的“创造力”种子生长发育出“创新性能力

2变3,基于中国哲学思想之道,融合世界现代设计理论之器,形成中国式创造创新的原理和方法论。

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贝旭老师对于设计思维的独到见解,他以其丰富的跨界经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中华智慧和未来创意的设计世界。

李昊宇教授以“现象+本质”为引领,深入探索设计思维、执行方法和实践能力的融合之道,引领学员开启思维变革之旅。

李教授强调,未来的设计是多元化的,没有固定的方向的,所以产品设计专业是没有学科重点的,这里重点指不是把具体要做什么首位,而是注重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他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热爱。

“2变3”的可复制指的就是复制本质的方法。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设计方法,看到现象,挖到本质,复制本质,创造现象。完成2变3课程能够学到复制本质的方法,从而举一反三,达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效果。

他认为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培养出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希望培养跨学科人才。他认为好设计是看得懂的设计,不用解释,可以雅俗共赏的。

有学生问:“如果是只有六七分的设计作品怎么表达?”李教授提到了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他认为客户访谈是有价值的,用户体验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客户担心你是否有能力完成他想要的方案。

他强调,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呈现一个完美的作品,更是与客户建立深厚的信任和情感的连接。因此,在与客户沟通时,我们需要展现真诚的态度,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和专业。归根结底,做方案就是要抓同理心,建立信任感,展现自信。

要关注客户的体验和感受,用共情的能力去理解客户的要求和期望。要告诉客户你是怎么做的,要让客户知道你的实验过程,要让客户知道你所遇到的困难,走过了什么弯路。一定要对设计有了初步的表达,才去对客户进行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使客户得到量身打造出符合他们心意的设计作品。

创作重点不是迎合大众需求,而是引导大众认可需求。针对对的主题进行颠覆性创新,革命性改变市场现状。调研只是一次约会,颠覆式创新才是你的意中人。

李教授提出的“2变3创新理论”以《三维空间基本原理》、《思维可示创变原理》、《集合创新应用原理》为理论基石,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设计流派。“2变3创新理论”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石,融合德国“包豪斯+乌尔姆”教育精髓,以跨学科、跨文化思维为基础,研究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找寻到最优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创新学说。

它鼓励我们解构传统,重构创新,用生命哲学赋能中国创造。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设计已经不再是孤立的领域,而是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设计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立足。

让我们带着这份对设计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前行,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超越。

图为研修班学员与老师合照

文案 | 杨舒琪 郭茵怡

图片 | 严志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7-09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