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朝阳,九月逐新程。9月3日,广州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名师第一课”在大学城校区举行。2024级210名博士生、3175名硕士生新同学参加开学典礼,开启博士、硕士阶段学习与创新研究的新征程。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副校长周云、孙延明、张其学、吴开俊、何晓晴,校纪委书记陈晓晖,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方滨兴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郝洪教授,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王平山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谢翌教授,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袁振杰教授,以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各学院负责同志,辅导员等参加典礼。研究生开学典礼由副校长傅继阳主持。
研究生迎来新学园 黄埔新校区正式启用
在开学典礼现场,部分研究生新生从新启用的黄埔校区满怀憧憬地奔赴而来,一同见证并参与这场盛大的典礼。他们的到来,为这场开学典礼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青春活力。
广州大学黄埔新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学校“网络空间信息+智慧应用技术”创新枢纽建设的重要依托,是以信息学科为核心、着眼于国家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基地,同时也是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
该校区采用传统书院式布局,总面积约124800平方米,现已建成7栋楼宇可容纳约2500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博智楼”“博算楼”“博学楼”“博信楼”“博创楼”等大楼高标准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满足师生教学、研讨、开展党团活动等多种需求;食堂“桃苑”拥有宽敞明亮的用餐大厅,供应丰富多样的美食佳肴;宿舍楼“荔苑”提供了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并配套推进医务室等设施建设。校区内各楼栋之间巧妙地运用了连廊进行连接,不仅增强了校园的整体美观性,更为师生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师生无需走出大楼,便可轻松抵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
校长寄语——向新进发,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力军
开学典礼在国歌、校歌声中拉开帷幕。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明海(上图)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热烈欢迎3385名2024级研究生新生在广州大学开启新的学习生涯。
“在奋力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你们应承担的使命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魏明海向在座的新生抛出了这样一个极具新时代意义的话题。他指出,只有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笃定前行,同学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主力军。“青年强,则国家强。”魏明海鼓励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成为真正的建设者、接班人。
谈到在研究生阶段,新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成长,魏明海送给了大家三个关键词:“注重研学”“突出创新”“强化实践”。“注重研学”就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转变角色、转变思维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实现从学会、学懂到研究、探索的转变。“突出创新”就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识别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敢于突破和超越、善于创新和创造,实现从照搬、模仿到创新、创造的转变。“强化实践”就是希望同学们筑牢家国情怀,跨出关键一步,吃苦耐劳、久久为功,实现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到起而行之、冲锋陷阵的转变。
“同学们,广州大学与你们一样具有青春的特质,都是二十来岁,朝气蓬勃、向新进发。”魏明海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勇挑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做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师生代表——胸怀壮志担使命,砥砺前行铸辉煌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郝洪教授(上图)鼓励同学们心怀远大的学术志向,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探索未知、创造新知,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通过自我思考、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向最先进的知识信息学习,具备持续不懈钻研的毅力和不断反思改进的勇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坐得住凳子,耐得住性子,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郝洪院士以“慎独”与同学们共勉,期望同学们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在广州大学收获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负青春年华。
研究生新生代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工程专业陈灵茜(上图)同学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老广大人”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也发出了“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全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科学研究,掌握科研本领,助力国家科技创新”的青春强音。“读研之旅,既是我们追寻知识、逐梦青春的过程,也是我们探索自我勇攀科研高峰的过程。”陈灵茜表示,将谨记“博学笃行,与时俱进”校训,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以勇往直前的姿态,求知于研学道路,投身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澎湃洪流之中。
新“广大人”——研学未来,从这里开始
为新生佩戴校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逐梦新征程上,从一枚小小的校徽开启新的青春篇章。开学典礼上,主席台上的领导和专家们为新生代表们佩戴校徽。当新生们佩戴上校徽的那一刻,便深深烙下了广大的印记。胸前的校徽承载着“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精神,激励着新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秉持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名师第一课”——树牢安全意识,争当有为青年
为帮助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同时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开启学术追求,广州大学在2024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中继续开展以“名师第一课”、学院名师讲座、“名师大讲堂”等为代表的系列入学教育活动。今年将由张景中院士、周福霖院士,方滨兴院士,张新长院士,郝洪院士,屈哨兵教授等名师专家为2024级新生开讲“名师第一课”。
“名师第一课”后学生为方滨兴院士送上鲜花
在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后,方滨兴院士为研究生新生开讲“名师第一课”,结合深入阐释传世古籍《孙子兵法》的智慧意涵和深入剖析网络和信息安全重大实例,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激励同学们在未来科学研究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强化网络安全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防护技能,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方滨兴院士希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为专业学习筑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在未来人生经历和科研之路中找寻自己的人生目标,探索人生前进方向,实现远大梦想。
参加典礼的新生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科研学习之路上,将秉持“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把服务“国之大者”作为行动自觉,砥砺深耕、履践致远,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让人生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新生感言:
“再次踏入广大的校园,我既倍感亲切又充满期待。这里既是我本科求知的起点,也是我研究生生涯的新征程。”24级人文学院戏剧与影视硕士研究生曹雅琴感慨道。在这熟悉的环境与全新的挑战之下,她满心期待在未来能够在母校的精心培养以及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怀揣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更为深入地探索所学专业,持续拓宽知识视野,与同学们携手共同成长,在广大这片广阔天地中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陈小萍表示,“广州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理想院校,如今能够来到这里继续我的学习生涯,我无比激动、充满了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决心将生活的重心置于学业之上,计划积极与师兄师姐交流沟通,踊跃参与各类学术论坛和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学习更多知识,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学术上的重大进步。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李雯同学,更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在复试结束得知结果后,她很快褪去了兴奋感,大多数时候是思考对未来的规划。现在,她已经规划好了研究生各个阶段的目标,并对接下来在广大学习、研究以及付诸实践的日子十分期待,准备迎接不断的成长与进步,迈向更好的自己。
踏入研究生的新旅程,告别了本科阶段的青涩,2024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罗敏仪带着对知识更深层次探索的渴望继续在广大求学。“我认为从本科到研究生,不仅是学历上的跨越,更是学术追求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面对全新的学术环境和更为专业的研究领域,既有挑战的压力,也有成长的动力。”罗敏仪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她也期待着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交流思想,共同进步。“面对接下来的三年时光,我将会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术研究中,让在广大的这几年学习之旅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广大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