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肇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第九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获奖
2024-12-06 14:05:00
中国教育在线

  

  颁奖现场图

 

  林欣桐(中)和指导老师何焱然(左二)

  一

  11月30日,

  第九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决赛,

  在大名鼎鼎的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2021级广播电视学林欣桐团队,

  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王静团队,

  双双从全国380余所高校,

  以及20余家省市新闻单位

  各自组建的2000余支参赛队伍中,

  突破重围,挺进决赛。

  最终,林欣桐团队的作品

  《山的诗:在大山里摘星的孩子》,

  获得赛事三等奖;

  王静团队的作品

  《数据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87万人的竞争与机遇》,

  获得优秀奖的表彰。

  她们的指导老师何焱然,

  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奖。

  二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是啥回事?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一句话即可知晓该赛事的份量——

  它是我国新闻教育学界

  唯一连续性举办的全国大型比赛。

  这次,林欣桐和王静两个团队的对手,

  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内名校,

  也不乏来自新京报、新浪网、财联社等

  这些国内知名媒体。

  林欣桐和王静两个团队的作品,

  能够在一众高校与媒体选送的作品中,

  获得奖项,实属不易。

  三

  林欣桐团队的作品,

  你看它的名字,

  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关怀和热爱。

  山的诗:在大山里摘星的孩子——

  多美的一个场景,

  多纯的一个主角,

  多善的一个主题!

  作品通过“星星藏在山的背后”

  “通往山顶的红色梯子”

  “万颗星是一首诗”这三个篇章,

  讲述乡村儿童的文学素养问题。

  作品不仅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上,

  下足了功夫,

  更通过手绘插画与动态数据结合的方式,

  呈现数据可视化,

  让童真的画面,

  契合了孩童内心五彩斑斓的世界。

  林欣桐在获奖后感慨:

  “这次数据新闻大赛,

  令我们小组收获颇多。

  无论是对选题的策划,

  还是对新闻框架的构思,

  亦或是数据的抓取与运用,

  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又一场

  意义非凡的冒险和体验。”

  四

  王静团队的作品也不简单。

  当下,大学生就业是举国关注的焦点,

  聚焦重大社会问题来构建一件新闻作品,

  需要底气、勇气和锐气。

  王静她们通过头脑风暴,

  决定以游戏形式和像素画风开展叙事,

  如此一来,

  使得在可视化效果上别具一格,

  又使得复杂的数据信息变得易于理解。

  五

  林欣桐和王静两个团队的这两个作品,

  其实都来自她们的课程作业。

  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

  她们有一门共同的专业课,

  名字叫做《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

  数据新闻可视化,

  是一种较为新颖但日渐常见的报道形式,

  其依赖于数据抓取、挖掘、统计与分析,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给公众。

  在这门课中,

  林欣桐、王静她们学习了

  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以及

  计算机编程与可视化设计交叉融合的知识,

  并且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

  得以把那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

  在这次全国同行同台比拼的大赛中,

  她们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选手,

  却拿出了不甘人后的表现,

  为学校和学院赢得了荣誉。

  这份荣誉,

  不仅彰显了新闻传播专业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也体现了文传学院推动教学创新,

  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所取得的成效。

  作为粤语方言区的高校学子,

  请允许我们今天使用粤语方言,

  为林欣桐、王静她们点赞——

  呢次,轮到新闻传播专业嘅同学仔威番铺!

  

  《山的诗:在大山里摘星的孩子》作品截图

  

  《数据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1187万人的竞争与机遇》作品截图

通讯员 林欣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