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南国商学院建立量化评价机制精准管控教学质量
2025年3月24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南国商学院”)正式发布《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指数分析(2023-2024学年)报告》,首次以数据治理为核心构建覆盖教学全过程的量化评价体系,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精准监测与系统提升提供了创新范例。报告通过多维数据分析,动态呈现教育教学成效与短板,标志着南国商学院率先实现从“经验管理”到“数据治理”的范式转型,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优化注入科学动能。
创新评价体系 多维诊断教学成效
报告基于学校历时一年半自主研发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指数编制办法(试行)》,构建了涵盖“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培养过程、教学成果”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及51个观测点的立体化评估模型。正如副校长曾用强在报告会上指出:“这套指数如同精准导航系统,既标定发展坐标,又动态呈现成长轨迹,为各学院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执行校长王华强调,报告通过数据化分析为各教学单位绘制“质量画像”,既呈现整体成效,又精准定位短板,通过量化指标清晰展现各教学单位与目标的差距,如同为教育教学质量做了一次深度体检。数据显示,南国商学院在组织保障、师资教学水平、学生服务等核心指标上表现突出,印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和师资建设成效。但部分关键环节仍需突破,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深度、产学研协同等,需通过专项改革持续优化。
闭环管理机制 推动质量持续改进
副校长郭桂杭在作报告分析时指出,学校将启动“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机制。校领导将带队深入各学院,引入第三方评估与信息化手段,针对性制定改进方案。各教学单位需将质量提升纳入年度重点任务,由院长牵头研读报告、制定措施,并将整改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报告特别设置“特色建设加分项”,重点考察双语教学、专业特色建设等创新实践。郭桂杭表示,当前各学院在此项得分率普遍偏低,未来将加大特色培育力度,通过产教融合、专业认证等路径打造差异化优势。同时,学校将强化教学事故追责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流程,巩固“教学为中心”的地位。
党政协同发力 夯实质量保障根基
南国商学院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该校执行校长王华要求,各学院负责人须亲自部署质量提升计划,定期督导指标进展,并将质量数据与资源配置挂钩,形成责任到人的落实机制。王华特别指出:“合格评估是办学底线,更是发展起点,要在规范中培育特色,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在师资建设方面,南国商学院将完善激励机制,重点提升教师教学投入与成果转化的效率。针对报告中反映的“高水平授课教师不足”等问题,将通过教学竞赛、联合培育、成果奖申报等途径加强师资梯队建设。副校长曾用强提出,各学院需以“一体化思维”统筹教学、科研与国际化资源,既要对标学校战略,也要探索特色路径。
持续迭代:为民办高校探路
作为南国商学院2024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质量指数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一年半的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不断优化升级。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数体系将持续迭代,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通过定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将及时反映教学质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学校提供精准的质量监控与改进建议。此外,南国商学院还将积极引入外部反馈,结合市场需求与教育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优化指标体系。南国商学院此次发布的指数分析报告,以数据化、系统化的创新实践,为民办高校破解质量评价难题提供“南国方案”。
通讯员:李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