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农院士团队打造“智慧稻田”,福建再生稻种植迈入无人时代
2025-03-27 22:23:00
华南农业大学

    

  “首先进入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操作软件上设置AB点,建设一个新的路径......”3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正式启动建设“再生稻无人农场”,这也是在福建建设的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龙岩市副市长邱开养出席启动仪式。

  据了解,龙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多山地丘陵,农村劳动力短缺尤为突出,传统农业机械化推广难度较大。再生稻具有“头季收割后稻桩再生、二次抽穗结实”的特性,不需要重新犁田、播种,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

  罗锡文介绍,此次启动的再生稻无人农场,以“再生稻+无人化作业”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北斗导航、智能农机等技术的系统集成,实现再生稻从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可大幅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助力龙岩当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谢华安表示,自己已带领团队培育出与当地适配性和抗逆性强的再生稻品种,配合华农无人农场的精准管理技术,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也有望解决再生稻收割时碾压率高这一制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难题。

  邱开养表示,此次再生稻无人农场项目在厦中村的落地,既是无人农场技术在福建丘陵山地的示范,又是华南农业大学与龙岩市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市政府将大力支持再生稻无人农场的建设,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无人农场技术的龙岩范本。

  

  罗锡文团队现场进行了无人水稻插秧机现场作业演示,并在龙岩市农科所为全市农业系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代表讲授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

  在田边看着无人水稻插秧机将秧盘里的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稻田中,新罗区厦兴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我们请机插师傅一天要三四百元工钱,用这个无人插秧设备就可以省下这笔钱。另外,没有人在上面操作,插秧机载重更轻,还可以省下一些燃油费,插的水稻也更加符合标准。按照龙岩市再生稻无人农场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我估计一亩田可以给我们省下六七百元的成本,这相当于我们的再生稻又增产了。”社员陈磊算了一笔账。

  还有当地种植户代表在观摩后感慨:“以前人工种水稻都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插秧最多2亩,现在无人插秧机一天可以作业几十亩,又快又直,农业高科技太震撼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