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师节将到,重视教育的汪洋书记会去哪儿?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杨馥铭  2011-09-06  字体:  

这个教师节,汪书记会去哪?

——试与汪洋书记“隔空”“谋”一下

  作者:杨馥铭

  又一个教师节快到了,重视教育的汪洋书记,今年会去哪儿?

  我想,若书记抽得开身,他首站还是会离开都市,去偏远乡村看望那里的教师,尤其是要再看看曾经的农村代课教师们的问题是否都得到合理、到位的解决?几年之后,还有哪些人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些薄弱学校的建设如何?

  若时间允许,书记还会专程去看看珠三角民办学校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了解他们的师资待遇及基础教育设施等,关注这聚光灯下易“灯下黑”的地方,看看是否真的“寒门难再出贵子”?看看他们的境遇是否也能有所“转型升级”?

  当然,若时间还可再挤挤,书记还会去高校看看,去一些特殊学校看看,因为无论是建造“教育高地”还是建设“幸福广东”,都离不开这些战线上的老师。

  可能有人说,这怎么行!岂不是让书记太累了,要跑那么多地方?或许也有人说,书记去年不是已远赴怀集,关心过昔日的代课教师们吗,而且这个问题也重视几年了,还不够吗?正所谓凡事再一再二何需再三?这么看,此类反问是有道理。不过按书记主政广东几年来的做事风格和他对民生大事的科学发展、追求落实来看,笔者之议也有可能。

  汪书记喜欢“向下看”,“向下看”就是向基层看

  汪书记这几年说得最多、做得最实的就是与民生相关的事。他甫至广东,即开始着手解决山区群众脱困和代课教师等问题。“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全国代课教师曾最多”可谓是富裕广东、前沿广东的短和痛,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事。以后者为例,2008年广东还有代课教师5万2千多人,一个教师的背后至少连着一个家庭,他们的疾苦直接影响到5万多个家庭、10万多人;以一个教师每天面对20个学生来算,他们的不满必将或隐或显地直接传递给1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反映并加剧城乡教育间的不均衡化。我们不妨试想,在今年全国以“幸福”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上,倘若台上还有代课老师并在勒着裤腰带亲历着不公平,那让他们如何向学生描述这“幸福”?正如汪书记所说,“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切实维护,建设幸福广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所以书记的“向下看”,看的是民生大事。而要做到“眼睛向下”,就需要干部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不回避矛盾和困难,同时脚踏实地,深入一线,尤其是那些矛盾的集中地,“老大难”问题的交汇点,要去摸实情、办实事。这样才可能像书记那样“民气厚”、“脚跟实”,放低视角听民声,从一句“那真是血淋淋呀”的感叹中关注到代课教师的问题,设身处地地督促各方切实加以解决;并在去年教师节前夕,直奔怀集,实地查看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程度,努力让“特殊的工程师们”不再心寒!

  汪书记重视“回头看”,“回头看”体现做事韧劲足

  几年下来,感到汪书记有这样一个“习惯”:对于许多热点、难点类的民生大事,一旦摆上工作日程,那就不是说一说、提一提,而是一抓到底,并且往往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去推动。比如,为推动干部触网和网络问政制度化,其先后四次与网民在线交流,四次和省长一道给网友拜年;为尽快摘掉“最穷的地方在广东”的帽子,四进粤北,从边远山区群众的“搬得出”、“稳得住”一直想到“能致富”;为夯实“信访局这个给老百姓讲话的地方”,其连续三年新年上班第一站,走进信访局,反复以“亲为”来表达一个省委书记对群众的重视。而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上,其在2008年,几个月内曾连续四次批示督促办理,两年后,仍不忘回头看,抓落实,大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出实效不放弃的“韧劲”。

  平心而论,省委书记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但对一些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环节和老大难问题,这种多看一眼、猛推一把的做法,这股不折不挠、抓准一事就力求干成一事的韧劲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在幸福建设靠干不靠喊的今天,既带了好头更切中时需。因为在现实中,要想把造福于民的事办好、办实,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股子韧劲,有了这股劲,才能克服人们的畏难情绪或观望心理,把理想变为现实,甚至把过去人们“不看好”的“老大难”问题切实解决好。所以,透过汪书记的韧劲,可见领导“回头看”的力度往往决定了“向下看”的实效,党委、政府言必行、行必果的行为将增强人们的信任感,让群众对美好的未来有预期、有盼头。

  “向下看”和“回头看”,有助于科学地“向前看”

  汪书记重视的代课教师等问题非小事,该问题从当事教师个体来说,它事关广东各地数万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从教育强省的角度看,它事关教育均衡化和百年大计问题;从文化强省和建设幸福广东战略目标看,它涉及到广东社会当下和未来的智力支撑和可持续发展;从当下的社会建设看,它触及到基层群众的热点民生。所以,直面代课教师问题,切中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要害,击中了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弊,既是具体的民生热点,也是具有放射引擎作用的战略要点,解决得好,可谓环环得益。尤其是把这类问题解决好、解决透,同时把经验教训总结出来,说不定对其他工作也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中各类人员安排与分流,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正所谓通过“解剖麻雀”,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此事有关联的责任群体,如果忽视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好样板就可惜了。

  当然,这个教师节去哪或以何种形式去慰问,是由汪书记根据工作需要来决定,非我这一小民所乱议。就算其真是去了基层,也非笔者之所“谋”,而是其主政风格的自然体现。那汪书记慰问教师时会带些什么?也许其他什么都不带,唯有干部对群众的真诚和省委、政府做实事的韧劲,这是谋划、解决基层民生问题和干事业最需要的,也是教师们最渴望的。正如汪书记曾说:“教师节即将到来,最重要的不是发慰问信,更要切实为教师、为教育办点实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