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这个广州老师有点潮 学生视他为“闺密”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都市报  2011-11-10  字体:  

冯博和学生们在一起。

  姓名:冯博

  年龄:二十出头

  职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日语老师

  讲一节语法课、留一大堆作业,这是不少学生学语言的痛苦经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简称“广外外校”)一位潮爆日语老师偏偏要特立独行。他在课堂上玩日本至IN整人游戏“黑色幽默”,课后基本不留作业,也不批改作业。但他教的班,总能登上年级成绩“龙虎榜”的前三。

  他叫冯博,是广外外校初二9个班、高一两个班的日语老师。高大帅气的他常常穿着潮服上课。两年的教师生涯,让他和学生成了“闺密”,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叫他“博哥”。

  每节课只有15分钟“务正业”

  冯博对自己的评价是:“颠覆传统潮男老师,另类演绎90后教育”。曾被冯博教过的高二(10)班学生罗畯生直接用“非主流”来形容冯博。

  冯博说,他的课讲专业知识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节课的有效时间就是15分钟。与其满堂灌了记不住,不如有效的10分钟。”

  冯博上课不需要教材,“带着嘴进课室就可以”。剩下的30分钟,他会玩游戏、看有意思的视频,偶尔也会说笑话,尽量让学生轻松学习。“看到密集恐惧症的图片会和他们分享,吓吓他们,顺便普及知识。还会把文化、历史、经济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变成故事讲给他们听。”

  上课嘻嘻哈哈,下课没有作业,成绩能有保障吗?教务处副主任王攀峰告诉记者,去年冯博带初二15个班中的4个班,最好的班排在了第2名,和第1名平均分只差1.5分。而今年,他带了15个班中的9个班,占据了前9名。

  班主任请他支招对付早恋

  不像老师的老师,与学生太亲近,会否让学生变得“难教”,甚至被学生欺负?冯博认为,他自己确实好欺负,但学生超越了一个“度”,同样也会受罚。

  “我罚学生,并不会像传统老师罚抄书100遍,到操场跑个几十圈。这样达不到让他们认识错误的程度,反而引发抵触。”冯博前几天就罚过一个班上20多个学生,要他们去做义工,为办公室里的老师打水扫地倒垃圾。

  罚学生也能让学生信服,让其他老师叹为观止,纷纷要求冯博也“整整”自己班。甚至有苦恼学生早恋问题的班主任找上冯博,让他支招。

  冯博表示,他并不反对早恋,只要不影响学习,完全可以不棒打鸳鸯,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对此过分纵容。

  “现在是100名,如果拍拖后变80名、50名,那干嘛要拆散他们,如果低于100名,他们就要分开。”冯博说,他会让学生给他写保证书,保证拍拖不影响学习。“反正最后他们分开了,也不是我逼的,是他们没做到。这样的话,他们也会服你。”

  高一(9)班的戚玥琪回忆起逃课被冯博捉到的经历。她说,老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自己知道错了,以后肯定不会。

  学生发帖称他为“死党”

  “博哥、小博博、老博、博爸、菊花小次郎……学生给冯博起的昵称一个接一个,不少学生都视他为“闺密”。冯博的办公室经常被学生塞爆。无论是微博、Q Q还是手机号码,冯博都会准备两个,留一个给学生。

  冯博的Q Q、微博都自称“冯博同学”。他解释,自己年轻,叫“同学”显得和学生距离更近。他不喜欢以老师自居,“宁愿学生叫我博哥,也不习惯听到叫我老师。”

  去年冯博腿骨折了,请了快半年的假,学生都快打爆他的电话。还有学生匿名为冯博发帖,称他为“绝无仅有的死党老师”,还说自己两个朋友就冲着冯博,明年要进广外外校,希望分到他的班。连放假也显得无聊,“我们都好想你,群里总聊起你,快点开学吧”。该帖成为了“广外外校”帖吧的“镇吧之贴”,被点击近4000次,冠绝全吧。

  “领导没批评我也没夸我”

  提起冯博,广外外校另外两名日语老师谢老师、李老师直夸他有个人魅力,很受孩子欢迎。李老师说,“班主任搞不定的事,都会找冯博老师出马。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跟班主任闹僵了,整天不上课,在学校里闲逛。后来还是冯博老师劝他回来。”

  李老师认为,冯博老师能以自然、轻松的状态给学生上课,这样非常好。很多老师都意识到这点,但有升学压力的老师又很难做到。孩子还小,是没有自觉性的,所以逼着老师变成一个厉害的角色,私底下,他们都是很容易相处的人。

  冯博表示,尽管大多数老师都认可他的做法,但也有些传统的老师例外。“领导一开始也不容易接受,但没有叫停我的做法,看到学生和我的交情还有不错的成绩,领导也给我开了绿灯。但偶尔也会说‘不能太松啊’。他们没有批评我,也没有夸我。”

  采写:本报记者 梁艳燕 实习生 关倩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