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学教师明年可评正高职称 比肩教授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大洋网 作者: 2011-12-07 字体:大 中 小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从明年开始,广东的中小学老师将可以评正高职称。据了解,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对于此次职称改革,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人才流动,不过也有教师担心其“雷声大雨点小或不公正透明”。
职称改革
国内出现首位教授级别小学老师
据广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介绍,广东将从教师的数量、学历层次、队伍结构、素质要求这4个方面进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在2015年全省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东将继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的教师职务职称(具体实施细则目前未出),拓展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广东的中小学老师也都可以评正高职称了。
据记者了解,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是1986年建立的,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有业界人士表示,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会产生惰性思想,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进取心和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推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2009年2月起,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之后,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小学的数学教师姜言邦,在讲台上站了28年后,成为全国第一位教授级别的小学老师。目前,潍坊有17名教师、松原有8名教师成为全国首批正高级中小学教师。
改革影响
有利于中小学之间人才流动
按照教育部的设想,今后,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评选有望大面积推开,中小学教师也能像大学老师一样获得高级职称,工资待遇方面有可能和教授看齐,这自然令广大中小学老师欢欣鼓舞。
中小学教师无不关注这一改革动向,一时间鼓掌者众多:“能够拓展中小学教师发展空间”、“给了中小学教师公正公平的评价”、“更加注重对师德、教育教学能力、工作业绩贡献的要求”、“能够让更多教师留在教学第一线”……
广州文德路小学郑校长表示,从职称上打破中小学之间的界限,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自由流动。据悉,许多中学教师都不愿意去小学教书,因为待遇低,其中不仅是学校级别低,职称低更是重要因素。如今职称界限面临着被打破,正好让中小学教师自由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
教师心声
担心职称评审不够公正透明
不过,对于这项改革,也有教育人士在雀跃后回归理性,他们提出了多点追问:改革会不会是一阵风、会不会流于形式、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会不会又是极少数人的事?“教授”是否就是中小学教师最好的归宿?中小学教师评教授的标准能否立得住?
老师们关注的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给予小学的高级职称比例会不会小于中学?二是,评中小学教授的标准是什么,能否服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如果这一标准不能够立足,那么中小学教授评聘很可能扰乱中小学正常的教学,利益直接受损的将是学生。三是,中小学“教授”由谁来评?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教师表示,应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关系、金钱等不透明因素的产生,才能尽可能做到评选的诚信与公正。
据悉,按照国家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必须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有业内人士称,随着改革的推进,未来,老师们的疑问将一一得到解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