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即将开幕 "小海龟"故事各不同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日报  2011-11-03  字体: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4日举行,这一场中国最高规格的人才交流大会已经在深圳连续举办了4年,今年是第5年。大会诞生10年来,一半的年华留在了深圳,而且这段缘分有望继续延伸下去。

  面对百花争艳的人才竞争局面,已经失去了一枝独秀优势的深圳下决心,花大力气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抛出了更为诱人的橄榄枝。今年4月,深圳正式启动了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出台了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1+5”文件,覆盖了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各方面的待遇政策。

  “筑巢”之余,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近两年来还先后走出国门,前往海外“引凤”,甚至在美国洛杉矶和日本东京都开设了驻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直接把引才触角伸到了海外。

  雷厉风行的政策猛药之下,深圳在吸引海归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人才环境的构建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美好愿望也许要花上数年乃至数十年苦心孤诣,才能再造胜景。

  有专家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分为两种类型:在海外拥有1至3年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至5年的工作经历,这部分被称作“大海归”;另一部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也未工作过,这部分被划分为“小海归”,基本上与国内应届毕业生等值。两者背景不同,相对于“大海归”归国后的顺风顺水,“小海归”回国后的发展却“路漫漫其修远兮”,仍有“上下求索”的味道。

  近日,深圳市民章某回国后未能顺利就业,又染上赌博恶习,欠下巨额赌债后绑架邻居儿子被捕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市民网友的议论。“海归”来深以后,难免会面临适应问题,尤其是在就业和创业初期,与在国外的经历相比,落差之下他们难免彷徨、难免无助,如果政府或者协会组织能够及时“雪中送炭”,往往能够减少悲剧的发生,也会让更多来深“小海归”留得住,发展得更好,成长为“大海归”。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通过对来深海归工作生活的调查、访谈,我们发现,深圳其实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小海归”的冒险故事

  寻觅型:留学花了几十万,回来工作起薪才2000元

  人物档案:

  英文名:Cathy

  性别:女

  籍贯:籍贯揭西

  广州长大

  年龄:27岁

  留学国家:英国

  职业:某报深圳新闻部记者

  Cathy在珠海某高校毕业后,便顺利拿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我和家人都觉得,我的普通本科学历不够硬,必须出去‘过咸水’。”一年硕士生涯痛并快乐着,“每周每个科目的导师都会开5至6本的书单给我们看,平均每半个月一篇小论文,一个多月一篇长论述,日子一下就过去了,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打工。”Cathy于2008年10月毕业,本想留在伦敦工作,但尝试了数月都未找到合适职位。

  “那年是众所周知的金融危机年,就连伦敦金融城都一片惨淡,本地人的钱袋也逐渐收紧。”Cathy听英国的朋友说,同等学历、同样职位,公司选职工的大致顺序是本地人、欧盟人、印度人等,最后才会选择中国人。“文化差异较大,母语非英语,除非是异常优秀,否则中国人想在外国公司中立足非易事。”

  Cathy又将目光锁定香港。“那时就差一点就可以拿到香港某电视台通知书,可是突然有一天接到电话,称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电视台选择暂缓今年的招聘计划。”就这样辗转了一轮之后,Cathy回到了广州,找到一家香港报纸驻广州记者站的职位,从实习记者做起。那时Cathy很积极,实习记者是没有薪水的,但努力最终得到认可,3个月后,Cathy正式入职,任资讯版编辑。

  “月薪2000多元,当时很无奈,首先是工资的问题,本来总觉得自己是海归,花了几十万出去读书,怎么样工资都应该能有四五千,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其次,我喜欢做记者,也向领导申请过,但领导回复说由于人手已满,只能如此。”后来Cathy处理的版面越来越多,领导也对做版费用进行调整,一年多之后,Cathy每月到手5000多元。“那时又开始想,我还是喜欢做记者的感觉。现在的工作是否太安逸了?”随后Cathy向领导申请,既然广州记者站没有记者职位,她自愿辞去编辑职务,前往顺德的合作刊物做记者。

  “那时的工资更高一些,刚开始每月6000多元,干了一年之后,每月能有8000多元。”那一年里,Cathy圆了自己的记者梦,每日的忙碌让她有一种回到英国求学时的感觉。今年,Cathy又有新的目标,朝正规媒体进军,“虽然在顺德干得不错,但是刊物毕竟只是商会会刊,我到现 在连记者证都没有拿到。那都不算是正规军。”于是,今年的9月,Cathy进入了某知名报业集团的深圳记者站,开始了新的拼搏生活。

  Cathy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颇有微词。“英国读研只需一年,而国内则需两到三年,父母让我出去读研,就是为了帮我节省时间,多一些奋斗期。可是由于我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结果跳来跳去,三年了,都依然是新人的身份,节省下来的时间都浪费了。”Cahty希望能在现在的工作单位里稳定下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