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三岁幼童弃学父亲在家教 专家称不可成潮流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广州日报  2011-10-27  字体:  

  弃学初衷因不满幼儿园

  之所以选择孩子在家学习,不去上幼儿园,永梅说,不太满意幼儿园的教学方式。父亲陈继文说,“儿子在家时爱观察水龙头下水车转动,我们给他讲解过动力学原理,在幼儿园他也常去开水龙头,这让老师不喜欢。”

  永梅也发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小班,人数达到三四十人,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老师给孩子们放电视,“对孩子眼睛不好,而且老看电视对孩子智力发育也不好。”夫妻俩发现小奥戈上幼儿园后安静了许多,“那么小的孩子,都要被要求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多可怜啊!”

  小奥戈的一句梦话“我要做个坚强的孩子”让永梅差点落泪。夫妇俩问孩子要不要去上学,小奥戈说不去了。陈继文说,为了尊重儿子的意见,决定让其在家“上学”,他们以南京一家人在家上学为范本,并与其联系上,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购买了相关读物。

  家长陪孩子有助性格培养

  会不会担心孩子独处时间过长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小奥戈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更加乖巧、活泼,面对陌生人也并不羞涩。永梅说,虽然没有去幼儿园,但是去莲花山公园、红树林等地方碰到小朋友时,她会鼓励孩子主动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由于永梅在家里设有补习班,一些孩子也会到家里来,小奥戈也有和他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不过,永梅担心,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与外界的沟通。

  对于在家学习,永梅最大的体会是,深圳不少家庭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但却忽视了家庭本身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夫妻俩表示,他们并不期望孩子在家上学能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生活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培养,“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真诚、善良、有正义感等,多陪陪孩子。”在他们看来,这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做到,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

  永梅说,要是有几家有同样理念的家长一起互相促进,孩子也可以一起玩,这样最理想了。

  家庭教育弥补学校不足

  其实,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存在大量学生在家上学的案例,涵盖幼儿园至高中的各个阶段,其起因无外乎家长对于当前中小学学习体制的不满。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深圳的情况,存在形式呈多样化,包括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有些已初具微型学校规模。在梧桐山脚下,便聚集着十多家“私塾”。运作模式则是家长们自发地集资办学,由于自己的孩子在私塾读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自己也成为私塾的工作人员或者老师。开始是非赢利性质,而后壮大者自立门户,处于非法办学的灰色边缘地带。记者了解到,也有一部分家长意识到当前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南山后海附近的一些小学,有家长自发组织举行课外活动,譬如学习《弟子规》、开办模拟联合国法庭等方式,增添孩子的童年乐趣。

  家长意见

  赞:孩子天性得到发展

  在网上看到陈继文不断更新的育儿日记,家住景天北的刘女士觉得相对于一些幼儿园的教育方法,陈继文夫妇对儿子的教育似乎要好很多。她3岁的儿子在福田一家民办幼儿园上小班,“老师每天在幼儿园教写字、算术,孩子放完学了,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是写字、算术。”

  刘女士说:“在家上学这样的教育,孩子才能自由成长,自己的天性也会任意发展,但她感叹平时很忙,又不是教育者,也不知如何教育孩子,也只好将其放在幼儿园。

  弹:要求太高难普及

  家住在南山区玉泉路的冯女士则说:“我觉得在家教孩子对家长的要求会很高,一定要知识面广,样样精通,学识渊博才行,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得到。能成功的估计也没有几个,还是在学校的好。”

  肖女士的孩子现在读大班,她说:“在家里他就会觉得谁都要听他的,但是在学校里面,他就会知道原来不是这回事,一视同仁,谁做错就要罚站,他起码知道这个道理,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

  专家看法

  “在家上学”不能成为潮流

  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陆克俭指出,目前出现在家上学很值得大家反思,这也说明目前中国的幼儿教育存在问题,“不够多样化也不规范。”陆克俭认为,目前幼儿教育成为赚钱的工具,幼儿园不断让孩子报不同的兴趣班,“给孩子的东西应该是最正确、最纯洁的,所以要再三筛选,而不是一味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母语还没有学好就学外语。”他表示,由于幼儿教育不规范,中国的幼儿教育没有出现应对不同孩子的需求,这样一种有弊病的幼儿教育必定也会让不少家长不满意,而去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家上学”应是个别现象,不应是潮流。他指出,小孩的成长不光只是父母关爱,是一个社会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他指出,与学校相比,家庭教师尚是教育的辅助者。由于很多家长没有专业学科教学法,也带着情感去教孩子,这样一来,孩子能力还没有形成就被摧毁了。

  陆克俭表示,学前阶段不能用小学教育的方法,而应重在性格培养,与知识教育相比,孩子的健康、生命安全教育、卫生保健以及运动锻炼意识的教育更为重要,“学外语,念唐诗,舞蹈之类的,不是素质教育,而是一种技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