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进补”预算费 不妨一视同仁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新闻晨报 2012-01-10 字体:大 中 小
广州市本级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7日提交给广州市人代会审议,其中8所机关幼儿园安排的一般预算资金高达7524.21万元,舆论对此多有争议。广州目前共有9所机关幼儿园,除市公安机关幼儿园涉及部门预算保密无法查询外,其余8所机关幼儿园所获财政补贴每年都有所增加,其中2009年为 4802.02万 元 ,2010年 为5115.97万元,2011年为5754.44万元。 (1月9日《京华时报》)
前几年,广州就曾表示要逐步取消这些补贴,可近年来不仅未见减少,反倒年年见涨,这就让人有种“食言而肥”的感觉。从去年披露出来的情况看,广州预算最高的一家机关幼儿园,每个幼儿一年要花掉纳税人2万元;今年,有的机关幼儿园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动辄数百万元,若加上今年预算,手头收入就已高达三四千万元。与此相对照的一个事实是,广东省的幼儿园大多为民办,广州市民办园更是占8成以上比例。为数不多的机关幼儿园年年“进补”,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却嗷嗷待哺,舆论质疑势所必然。
话说回来,相关消息得以曝光,多少还得感谢当地的预算公开举措。如果广州没有公开 “晒账本”,许多人压根就不会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在这里至少要对当地敢于自曝“家丑”表示赞赏,这是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的一个好开头。
机关幼儿园从公共财政列支,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年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渐成热点,很多家长为让小孩上幼儿园,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提前好几天在幼儿园门口排队等消息。在这背景下,机关幼儿园一方面享受高额财政补贴,另一方面采取排他性招生政策,更显得不合乎情理。然而,为何相关政策不仅公开存在,有的地方还表现出相当坦然的态度?
关键就在于,这些幼儿园按照政策应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对此,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去年就做出解释:这和其他事业单位是一样的,所以预算编制本身并无不妥。这就是说,依照现行政策,给机关幼儿园 “进补”一点也没错,要怪的话,也只能怪机制问题。言外之意,只要相关的财政支出“惯例”不改,这么做就不能算错。
这么说当然有一定道理。从根本上讲,这里头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革的地方,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还应当承认,怎么改革并非地方自己能够说了算;即便能说了算,相关改革涉及单位转型、人员安排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也非一时三刻就能彻底解决。但是,这种说法却也难以摆脱推卸责任的嫌疑。改革难,这话不假。问题是,调整政策相对容易,可当地为何不做?
机关幼儿园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这是种种原因所决定的;但一所幼儿园每年可获多少财政补贴,这明显是个政策问题。换句话说,当地可以每年给机关幼儿园一定的财政预算,但具体该给多少,却是相关部门(经人大审议)可作调整的范畴。从目前已经公布出来的数据看,广州市的一些机关幼儿园不仅每年可获高额财政补贴,而且还出现数百万元结转、结余,这就很难说是机制问题了,而应该是政策问题,或者说是人为造成的弊端。
再说了,现行的规定允许机关幼儿园从公共财政列支,但同样并未禁止其他幼儿园从公共财政获得补贴,可为什么仅机关幼儿园能够在预算草案中受益,而其他幼儿园却显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就不能单纯地说是现行规定的问题了。如果说,拿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本身并无不妥,只要真正重视学前教育,那么有关部门也该拿出相应财政资金对其他幼儿园进行补贴、扶持。前者的多与少,或不足以说明当地预算支出的对与错;但后者的有和没有,却足以反映政策的公平与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