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小升初提前“开战” 民校陆续出台招生简章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新快报  作者:  2012-03-21  字体:  

  “奥数”年年喊打,年年不奏效?

  “小升初不得与‘奥赛’挂钩,‘奥数’年年喊打,却年年不奏效。”学大教育广州天河校区校长詹重贵说。去年6月4日,市教育局重申了义务教育“八不准”,其中涉及奥数的就有“六不准”,如不准将“奥赛”成绩等与招生录取挂钩;不准将“奥赛”成绩等作为奖励加分依据等,教育局还公布了投诉电话。

  但记者找出去年部分民校的招生简章,对“奥赛”获奖者提供优惠政策的学校还不少,如育才实验学校对在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分别加20分、15分、10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省实天河)对华杯赛市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分别降20分、10分、5分录取;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对华杯赛市赛一、二、三等奖,均加10分录取;六中珠江中学,华杯赛市赛三等奖均可加30分……

  “去年教育局的禁令出得比较晚,民校在4月初就公布了招生简章,所以教育局的规定未能奏效。不过今年教育局在3月初就明确重申民校小升初招生与‘奥数’脱钩,如果再有学校将‘奥赛’与招生挂钩,那就有违规之嫌。”省实天河副校长肖明良指出,该校今年取消了“奥数”加分政策,“我个人也非常不赞同‘奥数’与升学挂钩,有天赋且有兴趣学奥数的孩子凤毛麟角,因为升学和‘奥数’挂钩而把大部分对奥数不感冒的学生套进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詹重贵也指出,如今小升初民校择校考愈演愈烈,很多家长为了确保孩子能在小升初中取得好成绩,或者能有分加,在孩子一二年级就将其送去学奥数。“其实这样对孩子非常不利,奥数和正常的数学思维方式不一样,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学奥数,如果没有引导好,反而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所以我一直都建议学‘奥数’要量力而行,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尝试。”

  指望“奥赛”加分不实在

  据了解,近年广州市奥校每年报名者超过12万,但只招收1000名学生。“听说只要考进了市奥校,孩子小升初时很多名校都会来抢,根本不用担心升学。”张女士说,因为朋友的一席话,她让读一年级的儿子去某机构上数学培优班,“等孩子四年级的时候让他去考考市奥校吧。”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张女士这样想法的家长还不在少数。目前,广州各民办学校比较重视的奥数比赛就是华罗庚金杯赛,但这个竞赛并非人人都能报名,每个学校只有少数名额,市奥校的学生可以全部参加。

  “女儿没资格参加华罗庚杯,我就让她去参加希望杯,获了奖当然好,现在也有一些学校会对希望杯获奖的孩子加分。”黄女士的女儿刚过了希望杯的初试,4月8日要参加决赛了。对于教育局近日提出的小升初与“奥赛”脱钩政策,黄女士说:“据我所知,家长们并没有因为教育局的政策而止步,因为很多学校就算在招生简章上不写获奖加分,暗地里也会有政策性倾斜,我有个朋友的小孩获得华杯赛二等奖,很快就有学校把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了。”

  据了解,广州每年约有12万小学毕业生,而有资格参加华杯赛的学生不超过5%,这其中只有30%的学生可以进入决赛,决赛选手中也只有30%的学生能获奖,这样一算,广州每年华杯赛获奖的学生不超过450人。“如果仅仅为了加5—20分而让孩子去参加各类竞赛,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因为通过小升初民校考中的学生,99%以上都没有加分资格,与其让孩子在‘奥赛’的路上争得头破血流,还不如把基础知识学好。”卓越教育罗小燕老师如是建议家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