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观察之"拼爹"的"家委会"很"坑爹"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2011-09-07 字体:大 中 小
广州不少名牌小学的新生家长忙着报名应聘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记者采访中听到有家长发自内心地感叹:这真是名副其实的“拼爹”,家长也需要有“一技之长”或资本。在此前,学校将收取补课费、组织学生补课、集资筹款等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认可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实施,不但将乱收费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把家校的收费矛盾转化为家长间的矛盾。(9月6日《羊城晚报》)
本来,“家委会”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利益的合体,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正面意义。然而,“家委会”的家长成员多是有地位、有资源的人,这些人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呼风唤雨。但是,当“家委会”变成了“钱委会”或“权委会”时,“家委会”的家长成员自然也就无法代表全体家长了,他们拥有的话语权也不该再被认同。
就拿学校收取补课费、组织学生补课、集资筹款等事项来说,本来是大部分家长所抗拒的。然而,“拼爹”的“家委会”却很“坑爹”,也不管大部分家长愿不愿意,能不能承担,就自作主张地和学校唱起双簧,把不应该变成了应该,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显然,“家委会”的家长成员无法代表家长,那么这样的“家委会”是站不住脚的。
其实,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并不难,“家委会”的家长成员不该任人唯“权”或任人唯“钱”,更不该由校方来招聘选用家长成员。只有“家委会”的家长成员最大程度代表了全体家长的态度,才能在和校方的沟通中争取利益,否则,“家委会”没有也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