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广州拟规定小学教学楼不超过4层引争议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日报  2011-09-16  字体: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5层,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敢问在寸土寸金的广州,哪个学校能做到这几条?这不是‘拍脑袋’吗?”昨日,广州市拟实施的一条新规定引发市民热议。

  从前日起,由广州市规划局修订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教育设施设置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市民意见。记者昨日走访多方了解到,其中关于中学楼层不应超过5层,36个班以上中学应有400米环形田径场,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等几条规定引起的争议最多。有市民甚至怀疑相关部门有“拍脑袋”的嫌疑,“在现成校园规划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大费周折整改教学楼”。而不少中小学校方更齐呼:整改的初衷很好,但实施太难。

  ■调查

  国家早有规定 市内学校却鲜有达标

  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多家中小学和幼儿园发现,很多中小学的教学楼楼层都在五六层左右,真正严格符合新规的学校可谓凤毛麟角。在校园整体规划比较完善的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朝天小学等重点学校,教学楼均在6楼左右,普遍存在教学楼“超层”现象。而关于绿化面积和运动场面积这一条,更是大小不一,在老城区更为严重。虽然不少“微型”小学在前两年已经通过合并重新整合,但完全符合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的依然屈指可数。

  记者还发现,关于中小学教学楼的楼层规定,并非广州市首先出台。据调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早在1986年10月1日发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5.2.1条中已明确规定: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而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主编并实施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第五章第十六条也提到:“小学的普通教室宜在四层以下,不宜超过四层;中学的普通教室宜在五层以下,不宜超过五层。其他教学、办公用房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而在《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指标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将校舍楼层数列入考核的范围中。

  对于“超层”这一问题,不少学校都有所回避。许多中小学校方表示,广州是人口大市,“超层”建校才得以容纳大批学生。虽然校舍楼层超标,但学校都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每年开展安全演练工作,并已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而对于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校方都异常犯难,对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刀切”的校园改造,未免有点操之过急。

  ■声音

  支持派:可解决安全隐患

  不少家长对这一意见稿表示支持。“小学教学楼规定在四层楼以下对孩子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有什么突发事件都不至于跑不下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家长高女士说道。而家长张先生则认为,楼层减少除了对安全更有保障外,还可以促发孩子们下课到操场活动的积极性。“我儿子现在读五年级,教室在五楼,他说楼层太高了,下课都不愿意跑下去操场活动,整天就坐着,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广雅实验中学的方嘉老师同样对这一规划的初衷表示肯定。她认为,现在不少规模较小民办学校和老城区里的中小学,其教学楼都没有完全达到国家的规范要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样规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不规范的校园而定的,不合规格的校舍的确需要及时整改。另一方面,现在鼓励民办和公办多建校,对新一批的学校同样需要相应的文件来落实规范。”

  反对派:校园整改困难

  大部分老师对于这一意见稿的出台都表示实施太困难。市第十二中学的陈俊杰老师认为,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规划已经成熟,要突然削减楼层是非常困难的。被削减的教室将何处安放,楼梯是否要拓宽,另外施工也会影响学生们的正常上课。“我们学校现在每年都会进行应急安全演练,师生们都配合得特别好,特别成功。学校每学期也有相应的班会和课程学习,所以师生们在安全意识上都比较成熟。”

  也有家长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既要拓宽校园活动空间,又要削减教学楼层,既“为难”学校,又“为难”家长。幼儿园中班家长陈女士说:“现在入学贵、入学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还要学校减少楼层搞基建,说不好让学费更贵了,学位更少了,最后还是把钱摊到我们家长身上。”

  ■建议

  对新建校舍马上实施 对现有校舍过渡执行

  白云区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莫艳琼认为,中学教学楼不高于5层,小学教学楼不高于4层,这都是根据不同年龄层青少年的逃生能力而作出的最佳规划。由于中小学生逃生能力较弱,因此要尽量缩短他们的逃生路线。莫艳琼分析,该意见的出台给予了市内学校硬件整改的一个大方向:不合规格的需要整改或取缔,新建的校舍需要统一规范。通过校舍的规范建设来进一步确保学生们人身的安全,因此政策出台的初衷是积极的。

  而在实施方面,她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建成的校园,在整改上需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要跟校方一起探讨整改方案,要有一个过渡期,不宜操之过急。对于新建的学校则必须严格执行。

  莫艳琼同时指出,在广州这样拥挤的大城市要完全实现意见稿里的内容,确实需要社会各方进一步的探讨。“校园的扩建和修整都需要资金,而民办学校在这方面更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希望社会各界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考虑,让这个意见征求稿真正落实为好政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