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学生查智商自愿非自愿各半 大多数智力都正常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大洋网  作者:  2011-11-07  字体:  

  自愿非自愿各一半

  大多数智力都正常

  来进行智商测试的孩子中,除了有像卢红一样怀疑孩子智商有问题的,也有家长是被老师要求带孩子来检查的。来自从化的庄先生告诉记者,他9岁的孩子就读于太和一所小学的三年级,老师多次向其反映孩子“记忆力太差,老是无法集中精神”,“老师叫我赶紧带儿子来查智力,说他成绩差老拖班里的后腿。”庄先生称,这次来他心里很忐忑,担心万一智力测试结果不好,孩子会被要求转学。

  同样焦虑的还有在深圳宝安区工作的徐先生,他带儿子来广州测智商也是源于老师的“点拨”。他说,儿子秋秋出生时由于大脑缺氧,出生后感觉智力一直不如正常小孩,今年7岁的秋秋之前在宝安区鹏辉幼儿园就读,秋季本该入读小学,但周围几间小学都以其智力有问题婉拒,而昨天的测试让他更焦虑,因为秋秋智力评分仅有50多,属于智力缺陷类别。“但其实小孩也能读书说话,只是比别人反应慢一点,难道因为这样就没读书的权利吗?”

  “适龄儿童进行智商测试的,其实有不少是学校或老师要求来的,这类我估计和家长自愿来的大约各占一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朱冬生博士表示,这从每年秋季入学后都是医院智商测试高峰期可以看出,而且有些是来进行二次测试的,即在其他医院或机构做过测试后感觉不满意,需求更专业的医院。“有些家长拿到结果后,甚至还请求医生将分数改高点。”广州某医院心理科医生表示。

  “来做测试的孩子,真正有问题的只占小部分。”朱冬生表示,多数孩子的智力还是在正常范围内,而这些来测智商的孩子几乎全部由家长带来。但从测试过程中,可以看出老师的建议是左右他们来做测试的最大因素。

  医学专家

  智商测试不能与教育评价挂钩

  “有条件的孩子做个智商测试,应该说是值得提倡的。”郭沈昌是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首席专家,年近七旬的他每周固定出诊3天。在他看来,最近关于老师让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的纷争,其实也反映社会对孩子行为心理发展的逐步重视。以前一般是受过颅脑伤或智力明显低下者,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而最近由家长带来测试的一些小孩,其智力与其他孩子并无太大差别。

  他表示,智商测试其实是一种很科学的测量方法,有助于了解测试对象的智力水平情况,有助于老师更好地指导辅助生活,甚至对将来的选报专业和择业等都有一定帮助。“但将测试结果和教育优劣评价挂钩就变味了。”郭沈昌称,家长在智商测试上需坚持两个关键,一方面要遵循保密原则,测试结果要尊重小孩的意见,医院和家长都不能随便将之公布给学校或其他个人,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智商仅仅是作为一种参考,而并非绝对标准。“我见过一些孩子,测试的分数也不高,但学习成绩不差。”郭沈昌称,家长和学校都不要将孩子是否聪明寄托在这不到一小时的“考核”上,因为这与孩子在测试时是否配合、当天状态的好坏都有一定关系。

  郭沈昌表示,万一孩子的智商评分较低,家长和学校也不应将其视为“差生”区别对待,除非分数极低需送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外,其他孩子普遍都可接受正常教育,而且家长和老师更要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孩子读一遍不懂,就要鼓励他们多读两遍。”他表示,如果因此否定孩子,将其进行区别对待,将来就不仅是智力上的缺陷,而可能引起心智双重扭曲。

  教育部门

  从未允许学校组织学生测智力

  智商测试是否可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记者昨日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思想政治教育处的一名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智商只是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参考,而且教育部门从来就不鼓励大范围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智力测试,也从来没有发文允许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做这方面的测试。2007年,广州教育局还转发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心理测试的文件,要求学校不能随便组织集体或个人进行心理和智力方面的测试,即便申请后符合条件,也要在专业医疗机构指导下进行。

  据介绍,目前广州教育部门会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而这部分的测试不仅仅包含智商测试,还包括人格和性格方面的,最近更添加了幸福感指数测试,而到了高中阶段也会加入职业防线测试,其中大量是非智力因素。“教育部门坚决反对有目的性给孩子做智商测试,坚决反对给孩子贴标签。教育的本原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该负责人强调,如果有学校或老师强迫、要求学生家长带孩子进行智商测试的,可向教育部门举报,“我们马上去调查。”她表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