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文化节”是否可以顺便性教育孩子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人民网-教育频道 2011-11-18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关于“性”的氛围越来越宽松,各地“性文化节”你刚闭幕我来登场,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成为热门话题。在近日举行的广州性文化节上,一些低龄观众或是由父母带来,或是自己前往,但目的都是接受性教育。带着刚满十岁的儿子的朱女士说:“性教育国外很早就开始,我们带小孩来也是顺便教育教育。”(《新快报》11月16日)
性文化节确实富含性教育的资源,笼统地说,以性文化节为载体来开展对孩子的性教育,我并不反对。但对家长“顺便性教育一下孩子”的观点,我则是略有异见。
就如著名学者李银河所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就两件事,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做爱”。吃饭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做爱是为了快乐和繁衍。在我国对“性”还存在欲言还休、只做不说的环境下,通过举办文化节,增加人们对性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性保健的深入认知,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性文化节与性教育却不可等同而言,因为性教育什么时候该羞答答、什么时候该坦荡荡、什么时候该赤裸裸是有阶段性的,不能不加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否则,不科学的性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再说,性教育绝不是就性谈性,性教育是要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相结合进行的,是要尊重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和认知水平的,是要将性道德、性犯罪防范始终作为主题的。可我国现在的性教育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科学研究跟不上实践步伐,包括学校的性教育在内,都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性交”、“受精”、“怀孕”、“避孕”等具体的性行为上,成了性行为常识普及。而教育,是源于常识而高于常识的。这也正是一些性教育教材和学校做法产生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性文化节本身,我们存在几个显著的问题,一是性文化节有异化为性商品展销会的趋势,商业氛围重于文化氛围;二是性文化节过分地宣扬性的正面价值,很多甚至是只有性没有文化;三是不顾道德文化,有哗众取宠之嫌,“性虐图”等粉墨登场,有的还夹杂了实质的色情表演;三是只有展示,缺乏讲解,摆在那里任张三李四自由遐想,缺乏引导,淫者见淫,智者见智;四是没有分级分类,所有展区对所有人开放,没有针对性,该看的可以看,不该看的也看了;五是没有社会效益评估,或者热热闹闹完了就完了,或者盘点成交额有多少,但却从来没有对社会效益进行过评估。在这种情况下,顺便让孩子接受一下性教育,是不妥当的。
实际上,既然家长已有了让孩子顺便接受一下性教育的需求,政府就应该重视性文化节了,不能再简单“文化搭台,商业唱戏”,而要将性文化节真正办成一个有文化含量的节庆,要引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要为孩子的性教育提供科学的内容与喜闻乐见的形式、活动。毕竟,孩子的性教育也是一门科学,是不能随便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