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学童自杀事件频发 孩子只是大人的“复写纸”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网  2011-11-21  字体:  

  陈Sir扬言

  孩子只是复印纸,如果他们有问题,一定是原稿有问题。原稿就是父母,就是老师,就是整个大人社会。

  港媒报道说,香港一个月内发生三宗学童自杀身亡案,另据去年一项调查发现,有3%受访的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曾因功课压力或人际关系想过自杀。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小学生自杀”,找到相关结果接近两百万个,输入关键词“中学生自杀”,找到相关结果则超过两百万个,输入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找到相关结果近400万个。太震撼了!孩子自杀,这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可能被我们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充满负面刺激的新闻中忽略了。

  我相信一个说法,孩子只是复印纸,如果他们有问题,一定是原稿有问题。原稿就是父母,就是老师,就是整个大人社会。各种各样的负面的情绪和生活压力是会互相传导的,大人的抗压能力肯定比孩子强,大人的选择肯定比孩子多,大人的自我解脱的方法也比孩子活泛。当大人们在喋喋不休地抱怨,或者永无休止地争吵,或者黑着个脸永远不会阴转多云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把抑郁的“病毒”传给孩子们,如果这些孩子是你的儿女或者学生,他们是无处可逃的。社会充满太多的负面情绪,而孩子们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大人们遇到郁闷甚至愤懑的事情怎么办?各施各法。上网逮谁骂谁胡乱发泄一通?疯狂购物?找猪朋狗友胡吃海喝?醉生梦死地K歌?总之过了就过了。孩子们怎么办?每天一早还要早起上学,每天还有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每天还要写功课写得很晚还不能睡觉,还要装着满不在乎地回答爸爸妈妈三姑六婆关于学习在班上排第几名的质询……而且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翻版,甚至黄金周双休日都与平时一个样。

  我不清楚现在有多少孩子———我这里说的孩子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有了压抑有了心事会主动跟父母老师诉说。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让孩子们丧失了向大人诉说的本能。不少人骂90后是脑残,但是大家可曾想到,这种貌似张狂不羁还略带几分反智的表达方式,正是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极度压抑,感情世界极度干涸的结果。除了责骂和讽刺,谁来解读他们?

  我也不清楚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一旦遇到孩子们的诉苦用什么来开解他们?跟他们讲孔孟之道,还是讲马克思主义?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还是讲比尔·盖茨的故事?除了用明天会更好的遥远梦想麻醉他们,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招?其实大人们自己的价值观也不知道在哪里,他们不敢承认自己什么都不信只信钱,因此明天会更好的遥远梦想也是他们自我解脱的灵药。

  孩子们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成人社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传染,另一方面还有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哪怕大人们的确很爱自己也无法帮助自己解决的。比如说早恋的失败,比如说班上排名的靠后,比如说考不上一家名牌的学校。有港人就指出,学生自杀成因复杂,不能只批评学校施压。现时只有18%的适龄学生能升读大学,造成升学压力过大。

  一方面我们不可能理想地改变社会的全部现实,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积极地面对大中小学生自杀的严峻挑战。我能不能呼吁大人们哪怕为了孩子,也要快乐健康地活着?这里说的健康首先是心理的健康。顺便我还想斗胆呼吁一下,假如自己没有把握可以快乐地活着,至少不要急着生孩子。虽然这个呼吁的确是有些不切实际的荒唐。

  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家庭和班级里,是对他们最好的爱,也是应对孩子自杀的社会问题最好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