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奥数孩子要吃亏? 谁在助长奥赛风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新快报 2011-12-06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禁止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通知》,叫停学校参与运作“希望杯”等学科竞赛。这一通知又把奥数等学科竞赛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奥数年年喊打,但热度依旧不减,甚至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奥数如此疯狂?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取消奥数加分是奥数最后的疯狂吗?而对奥数一棍子打死就真的体现了教育公平吗……
1 不学奥数孩子要吃亏?
广州逾九成初中优先招奥赛获奖者
去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宣布规定,从2014年起,国家级奥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今后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省级奥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不再具有保送和加分资格,只有国际奥赛的参赛者保送生资格被保留。此规定宣布半年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说要扼杀奥数热,他坚决反对为了考试加分而去学奥数,并建议取消奥数这门课。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对于奥数年年喊打喊杀,而且国家取消奥数加分可谓是有史以来最重拳的一击,希望从源头上掐灭奥数的熊熊烈火。但广州的现状是,奥数依然很火,尤其是小学阶段。据记者调查了解到,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报考数学竞赛“希望杯”的学生人数占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告诉新快报记者,如今小学生中,平均每10个学生中就有2人参加奥数辅导,越好的小学,学奥数的比例越大。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如今奥数的学习越来越趋于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有的家长甚至从孩子上幼儿园时起就开始抓奥数了。罗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家长,她的孩子4岁时,由于不想上幼儿园,她就买了几本奥数的书,在家自己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奥数题。“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家长,都希望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升学作准备。”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开学没多久,她就去一家辅导机构给孩子报名参加数学培优班,她自己也承认,这么早就让孩子接触奥数,多半是抱着功利的心态,为孩子小升初作准备。“孩子有这方面的兴趣,但是否有天赋我不敢说,他现在灵活性不够,脑筋不够活跃,不过胜在稳健,一旦掌握某个知识点就很牢。”说起儿子学奥数,张女士一脸自豪。
为什么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下,奥数的热度依旧如火如荼?“最主要原因就是奥数依旧与‘小升初’挂钩,为了择校,家长不得不送孩子去学奥数。”学大教育从事小升初研究的李少群老师分析道,许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上明确列出加分的优惠政策,“‘华杯赛’和‘小英赛’的获奖证书,几乎成了各学校加分的通行证。”
新快报记者翻阅了广州十几所初中2011年的招生简章,90%以上的初中都优先招收“华杯赛”的获奖者,有的学校还降10—30分录取。比如六中珠江中学《2011年小升初招生简章》中列出:“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广州市赛区)一、二等奖获得者在参加测试后直接录取到课改班,三等奖获得者加30分。广大附中的招生简章中也指出:“在广州市小学‘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报读我校,学校将给予高额奖学金,并安排在广州大学‘奥数研究基地班’就读。”
张女士说,孩子一上一年级,身边的家长就都开始为孩子的小升初作准备,“都说初中是最重要的,我要为儿子考取优质初中作准备。”家长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有关“小升初”的路边社消息,比如广大附中、省实、华附这几所名校的初中部都额外照顾获得奥数大奖的学生。“另外,如果孩子手握奥赛的奖项,进入初中也能很容易分进重点班,所以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初中,就应该尽早让孩子打好基础。”
2 “小升初”到底考不考奥数?
参加过民校联考的学生反映,题目中有奥数的影子
为什么学校如此钟情于奥数,并把其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与一般学生相比较,数学好的学生,尤其是在奥数中获奖的学生会在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等方面略胜一筹。”广东实验中学数学竞赛主教练符开广指出,“大部分奥数好的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比一般学生更具竞争力。”
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校副校长肖明良指出,如今许多学校希望通过竞赛提高知名度,所以在招生时更倾向于招收竞赛获奖的学生,并为其大开绿灯。“毕竟学科竞赛的成绩越卓著,就越能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更多的还是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而竞赛获奖可以说是学科实力的有力证明。”另外,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各校也纷纷开设实验班,对于奥赛获奖的学生更是青睐有加,这些学生往往成为各校争夺的香饽饽。“为了留住一些好的生源,我们不得不应家长的要求开设重点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班的开设也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催生的。”肖明良补充道。
新快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虽然教育部门明令学校不得开办奥数班,但为了让学生面临择校考试时能有些优势,很多小学都会在二、三年级时将一些奥数的题目渗透到教学里,作业里也频频出现奥数题,由于正常的教学课时没法额外增加奥数的内容,许多老师会建议学生选择自学或者到机构去培训奥数。
梁女士的儿子在东风东路小学读四年级,孩子的数学作业经常让她很头疼,几乎每个课时的数学练习册中最后几题都是奥数题,梁女士总是慨叹自己堂堂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败倒在四年级的奥数题下。无奈自己能力有限,也为了孩子的成绩能上去,梁女士不得不把孩子送去课辅机构补习奥数。家长在奥数方面的力所不及,也是机构奥数补习火爆的原因之一。
到底民校“小升初”考试考不考奥数?这一直是家长和媒体绕不过的议题。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了广州多家民校负责人后,他们都矢口否认会考奥数题。但据很多参加过“小升初”民校联考的学生反映,尽管试题中不是真正的奥数题,比奥数题简单,但其实是有奥数的影子在里面。“学校讲的数学都很简单很基础,如果不学奥数的话,用学校学的方法解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小升初的题目是束手无策的。小升初的题目无非是比平常的题目多了些陷阱,而这在奥数里比较常见,如果学了奥数,解小升初的题目就会很简单了。”卓越教育罗小燕老师指出。
小晴今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育才实验学校,她认为民校联考的数学最后三题都不是奥数题,只能算拓展题,足够聪明的话,没学过奥数也能做出来,“但自己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只是因为学过奥数,所以就觉得很简单。”方女士也认为,孩子们常以做出了最后几道题而骄傲,“
孩子有了成就感才有信心,我比较支持孩子去上奥数,也是为了增强他的信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