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贵族学校竟用报废校车 原校车司机"自爆家丑"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东莞阳光网 2011-12-21 字体:大 中 小
●原厚街小牛津国际学校校车司机自爆家丑 已过报废期的车辆仍在接送学生
●该校12辆校车竟有9辆没申领校车标牌 属严重违规
昨天,东莞厚街小牛津学校原来的校车司机自爆家丑称,小牛津学校的校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一辆车已过了报废期,竟然还在用”。
昨天下午,记者根据举报找到了小牛津学校,并在该校附近的修车店找到了被校车司机指认为报废的校车。对于这辆校车,校方负责人称,“已没有再使用了”。校方负责人随后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今年12月10日完成的“校车管理调查表”。在这份表格中清楚地注明,12辆校车竟有9辆没有申领校车标牌。
去年3月,东莞市交警支队就已明确,5月30日前没有校车标牌的车辆将不得接送学生。然而,昨天傍晚5时许,这些没有校车标牌的校车,竟然当着厚街镇文教办负责人的面,大模大样地停到了教室门口,接上学生离校而去。
司机:不敢开报废校车辞职
小牛津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据介绍,小牛津学校创办于1998年2月,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全日制民办学校。学生来自东莞、台湾、香港等地。
何军(化名)的儿子在小牛津学校读书,读一年的费用接近4万元,何军说,目前小牛津学校共有300多名学生。
昨天上午,曾在小牛津学校当校巴司机的袁先生举报称,“小牛津学校的校车很多没有校车标牌,还有一到两辆车是报废车。”
袁先生说,其中一辆已过报废期两年的校车原来就是他开的,“得知校车应该报废却仍在使用,我就不敢再开。校车出了事谁来负责?”袁先生因此从学校辞职。
探访:一辆校车竟然已经两年没年审
为核实袁先生举报内容的真假,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厚街镇汀山村找到了“小牛津国际学校”。学校大门紧闭,联系校方,负责人称“正在开会,一会赶回来”。
等待的间隙,记者来到学校附近的“兄妹汽车修理店”。据袁先生介绍,小牛津学校的校车都是在这家店里进行维修的。在“兄妹汽车修理店”,记者果然找到了4辆正在维修的校车。其中两辆车牌号分别为“粤S15556”和“粤S27198”的校车,正是袁先生所指已过报废期仍在使用的校车。
记者看到,这两辆校车里面全部已经破烂不堪,线路斑驳露在外面。汽修店的工人告诉记者,“粤S15556”的确是已经该报废了的。
记者随后在小牛津学校采访时,校方负责人辩称,“‘粤S15556’是已经不用了,停在修理店的”。
震惊:12辆校车9辆没标牌 3辆用了10多年
记者在该校车停放现场看到,只有3辆校车车头位置摆放着校车标牌。
不一会,学校车队的队长赶来了,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12月10日学校完成的“校车管理调查表”。然而,这份表格的其中一栏“是否申领标牌”处,记者看到,12辆校车竟然有9辆是“否”,这9辆车至今都没有申领校车标牌,更有3辆车已经使用超过10年,不是“座位要加固”,就是“全车要换胎”。
但是,当着厚街镇文教办负责人的面,傍晚5时许,这些根本“不得接送学生”的校车,停在教室门口,接上学生离开学校了。
文教办:将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查处问题校车
昨天傍晚,厚街镇文教办负责人表示,对于校车安全,厚街镇的领导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于记者提供的小牛津学校问题校车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将联合交警等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发现问题校车,一定会严肃处理。
市教育局到虎门检查督导校车安全
昨天,东莞市教育局张炳祥一行到虎门镇检查督导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期间查看了虎门校车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台账资料。
据介绍,虎门现有中小学、幼儿园88所,登记在册的校车345辆。虎门目前已经督促93%以上的校车,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以便监控和管理。同时,对校车超速、超员、冲红灯、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确保校车安全。
学校、村委都注意啦
非专用校车也要喷涂校车外观标识
昨日下午,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召集全市查验员和各镇街交警大队负责校车管理的民警开会部署校车查验及办理外观标识变更业务工作。据介绍,学校、幼儿园或其他单位(村、居委会和企事业等)自购或租用,专门用于接送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的车辆,一律纳入专用校车管理,统一按照《校车标识》要求,喷涂车身外观标识。
接下来,交警部门将重点开展这一工作。据车管所介绍,校车在车管所已登记颜色为黄色(注:车身通体底色为黄色)的,在喷涂校车外观标识后,按换领《机动车行驶证》的业务流程,办理新的机动车行驶证。
此外,对校车在车管所已登记颜色但并非黄色的(注:车身通体底色不是黄色)的,在喷涂校车外观标识后,按车身颜色变更登记的业务流程办理新的机动车行驶证。
车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已经纳入专用校车管理的校车,如果校车标牌已经过期,也要及时申请更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