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江华小学编写校本教材 用白沙文化熏陶学生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江门日报  2012-01-16  字体:  

  近年来,江华小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将白沙文化引入小学校园,以省级课题“陈白沙教育思想与小学德育的实践研究”为支点,从探索中走出一条“挖掘——提炼——推广——形成”的路子,引起广东省教育界的关注。

  校园里的白沙塑像

  近日,记者来到江华小学,被校园里一尊5米多高的塑像所吸引。走近一看,原来这就是陈白沙塑像。

  这尊塑像是在2008年陈白沙诞辰580周年之际揭幕开光的。塑像由社会热心人士捐款建成,塑像后面的汉白玉墙上,是陈白沙的生平介绍,镏金大字十分秀丽。据悉,这也是陈白沙先生的雕像首次进入我市小学校园。为了使这尊塑像更醒目,江华小学甚至将位于此处的校徽标志迁移到英语文化广场。

  唐江华小学校长唐兆良说,“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将白沙雕像立在校园,学生每天都能瞻仰到“岭南一人”的风采,可以起到榜样和暗示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近年来,江华小学又在白沙塑像前修建了白沙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一侧,图文并茂地介绍着陈白沙的故事,学生们一看就懂。

  老师们告诉记者,自从白沙雕像在校园存在后,每天都有学生到雕像后看白沙先生的简介,或是在塑像前的石级上坐下来静静地看书,愉快地学习和活动。白沙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校园一景。

  据悉,明年,江华小学将进一步完善白沙文化广场,提高文化品位,此外还将举办规模更大的第二届陈白沙思想与小学德育研究研讨会。

  《岭南一人陈白沙》

  成校本教材

  2009年,江华小学向省申报“十一五”规划课题——“陈白沙教育思想与小学德育研究”,获得通过立项。

  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陈白沙教育思想的精粹,研读陈白沙的和谐观及陈白沙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江华小学“融贯中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提炼出白沙精神中的“爱国爱家,务实求真,坚韧不拔,与人为善”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

  课题组成员还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岭南一人陈白沙》一书。该书分六个章节向学生介绍了陈白沙的学术成就、求学之路、作品欣赏、白沙故事等,每个章节后附有问答题。

  江华小学还曾邀请白沙先生的后人陈泽林先生到校亲自给学生讲解陈白沙先生的故事。在讲课现场,学生认真听老先生讲课。学校的精心安排,白沙后人的热心教导,使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陈白沙离他们并不遥远。通过这样的活动,陈白沙真正走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很多学生为自己的家乡能有此圣贤深感骄傲。

  白沙文化熏陶学生

  如今的江华小学,无论来访者何时到来,都会对校园环境的优美和学生的彬彬有礼产生良好印象。无论大小级别的比赛、视察,来宾们对该校的师生精神面貌都予以了高度评价。

  针对当代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该校以陈白沙的友爱睦邻来教导学生;学生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班队活动就以陈白沙“为己之学”的学术宗旨和“静坐之方”的为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校通过晨会、班队活动等平台,以白沙精神为内核,贯彻落实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家长们对孩子的文明礼貌、孝敬父母等行为也感到欣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