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一场以“职启未来,点亮成长灯塔”为主题的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举行,活动由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越秀区妇女联合会、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活动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开启了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启蒙相融合课程,展现了广州职业启蒙教育创新实践成果:让小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体验各种职业,发掘职业兴趣以及规划成长路径,为未来成长多元赋能。
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秘书长曾健允主持会议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正式成立。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摄
职业启蒙开课
职校名师讲授 小学生打开职业大世界
“现在的孩子很早就会问‘我以后能干什么’?大人只能回应‘先要好好学习’。有了职业启蒙,可以让孩子早点知道知识能变成真本事。”现场,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副校长黄国庭为朝天小学全校师生开授第一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职业启蒙的必要性以及职业启蒙接地气的“新玩法”,给孩子们种下职业梦想。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副校长黄国庭为朝天小学全校师生开授第一课。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摄
紧接着,校园变身职业体验馆,不同年级的孩子一头扎进职业启蒙课程里:一年级的孩子上《粤点匠心磨砺记》,在学习粤点制作中感受粤菜文化和工匠的用心;二年级孩子上《非遗传人职业启蒙》,在造景体验里了解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三年级的孩子上《海丝茶商养成记》,借茶艺学习领略海上丝绸之路的茶文化魅力;四年级孩子上的《咖啡师修炼记》,体验调饮乐趣,接轨现代潮流职业;五年级的孩子上《中医药博物馆职业启蒙》,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课堂并非浅尝辄止,每个课程都会上六次课,每次两课时,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启蒙课程系列。
孩子们正在体验盆景实践制作,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制作一个山水盆景作品,完成后可带回家留念。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摄
上完启蒙课后,学生罗仲熙手捧咖啡兴奋地说,“以前我觉得职业就是爸爸妈妈做的那些工作,离我很远。但今天做咖啡不仅好玩,而且知道咖啡师拉花很不容易。”
“职业概念正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破土抽芽!”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袁慧感慨地说,“在小学阶段进行职业启蒙很必要,以前往往受认知局限和资源有限而难以开展,这次通过社会优质资源整合,突破了职业教育的空间限制,让孩子们‘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多种职业,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
职业启蒙探索
全国首创职业启蒙教育职普联盟
事实上,这是职业启蒙教育在广州的生动写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以职普融通支持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去年6月,广州市教育局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成立了首批15个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暨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包括非遗、轨道交通、新媒体、人工智能等多元职业体验和技能展示。
学生体验成为咖啡师、销售员和服务员。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摄
在广州市旅游商务学校的旅商研学职业体验中心便是其中之一。中心负责人曾健允介绍,作为中职龙头学校,在职业启蒙方面已有5年沉淀,今年借着政策东风,携手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香港海洋公园、中国天眼、广东中医博物馆、研山文化等研学基地,与朝天小学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教育职普联盟。
作为全国首个区域性职普融通平台,其汇聚了粤港澳三地教育和研学资源,通过解构职业基因图谱,开发了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启蒙相融合的系列课程,建立从职业体验到职业启蒙的螺旋式上升模型,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探秘职业内涵。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带来的课程中还特别安排了VR 3D博物馆系统体验环节。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摄
“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职业启蒙探索进入区域协同新阶段”,广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李营表示,期待联盟能整合三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资源,深化职业体验中心内涵建设,探索建立可复制的职业启蒙“湾区方案”。
职业启蒙“解码”
“六真”课程八步上岗多元评价
“联盟”建立之后,怎样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探索?课程是关键。本次课程研发人曾健允介绍,本次课程反复打磨,历经“实践—反思—迭代”的螺旋式升级,真实还原了从技能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型轨迹。
在课程体系上,通过“真课程场景、真职业思维、真职场项目、真职业课程、真行业教学空间、真行业导师”的系统设计,构建起“思维培养—实践体验—价值引导”的闭环。
在课程内容上,联盟内的基地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发了科普性和学科性相关的课程。如“天眼”基地的课程与地理、天文、基础物理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连结;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课程将中医药知识与语文、生物、艺术等领域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不同的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之际,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视野。
同学们变身“小小点心师”,正在跃跃欲试制作中式面点。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摄
在课程结构上,采用了“职业代入—职业初体验—岗前培训—模拟在岗—团队反思—模拟面试—个人总结—正式上岗”的八步教学法。以咖啡课程为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咖啡师、店长等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然后在模拟的咖啡店环境中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最后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对职业的深入认识和理解。“这种完整的教学链条,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体验中,不仅掌握了职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创新性开发了职业启蒙课程“五力评价模型”,在上课过程中,从职业实践力、学习力、合作力、适应力、担当力等方面评价学生,既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收获和进步。
职教启蒙内核
在真实职业场景中锤炼综合能力
在活动的教研中,粤港澳教育专家围绕职业启蒙的“课程开发”“文化育人”等课题展开研讨。广州市人民政府督学、广州市研学实践协会会长吴浩宏指出:“职业启蒙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其在真实职业场景中锤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的教育应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破解复杂现实挑战的能力。”
随着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的成立,一个跨区域、跨学段的育人网络正加速形成,通过整合职业院校、普通学校、研学基地及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创客”,让“职启未来”的灯塔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来源: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陈诗颖 黄丽霞 张玉琴)
编辑: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