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2020年初,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开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作为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传染病的防控尤其重要,必须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总务部门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力部署,全员动员,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科学防疫,制度必先行,保障要到位,落实须责任。为此,总务部门先后起草了《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防控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千方百计采购防控疫情物资,筑起了一道校园战疫的安全防线。

图为总务部门成员在布置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我是医生,“疫”不容辞
校医室 吴丽娜
正值新春佳节发生疫情,作为校医负责人的她果断取消了出游行程,迅速投入到学校防控工作中。考虑到寒假期间有19名华文班学生留校,还有值班的老师和保安、保洁人员等人的安全问题,她回到校医室把为数不多的口罩、消毒用品和额温枪配备给了留校师生和坚守岗位的保安、保洁工人等应急使用,并给他们讲识授疫情防护知。一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恐慌,二来加强防范意识,避免感染。随着疫情发展,各级各部门的文件纷至沓来。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指引下,她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每日汇报我校教职工、学生健康情况,督促全校师生如实填写。吴医生说:“我是校医,是学校的‘健康守门人’,我要为全校师生健康、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堡垒,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战“疫”摆渡人
总务 苏展明
“喂,苏师傅,现在急需采购一批防疫物资,你尽快启动采购计划。”疫情是严重的,外面是危险的,在家待着才是最安全,但是作为学校专职司机与采购员的苏师傅接到电话后,一刻不停赶回学校。因为他深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学校的防控物资显得尤为重要。值此特殊时期,许多采购商和店家都无法正常营业,物资紧缺,采购亦成了大难题,经过多方沟通,排除万难,四处寻找卖家,第一时间付款,陆续采购到有免洗洗手液、84消毒液、额温枪、口罩、防护服等。
2月5日的那天晚上,他接到通知说要前往广州市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领取酒精,由于派发的酒精是散装的,需要临时找器皿去分装,而当时天色较晚,在许多商铺已不再营业的情况下,他因地制宜,去到便利商店买回矿泉水瓶,以矿泉水瓶装回了10公斤的酒精物资回学校,确保防控物资及时到位。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他用自己的行动坚守在校园防疫的第一线,默默地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逆行的物业人
物业 刘雅静
因疫情的到来,这个假期的清洁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学校的工作指示精神和公司的要求,我迅速制定员工轮休制度,做到24小时值守,对重点区域和场所划分层分区,责任到人。每天对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进行消毒,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在进行清扫或消毒时,不断提醒大家做好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清洗结束后立即洗手,确保学校零病例出现。
抗击疫情服务不停
总务 吴胜松
疫情当前,万民同心,能者竭力,众志成城。作为我校永福校区的管理人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学校永福校区内居住着36户住户,共计146人,住户中有原市政学校的教工,有校外住户还有社会上的租户,由于人员的流动性和复杂性,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但防控必须要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我们第一时间对住户上门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和防控物质,对全部住户家庭情况作了登记,在确保全体居民无感染无疑似无接触的前提下,一人建立一张健康卡,详细填写个人14天的健康状况和密切接触史。加强学校门卫职责,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查,携带物品进行消毒服务,每天做好体温监测和登记。时时为住户提供科学安全的服务,在校门口设置住户日用品和食品的临时取放点,实行无接触取放,避免交叉感染。对部分外地住户返穗,摸清行程,做好14天的健康摸查,并提前准备好防护用品为其消毒使用。
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
保卫 阮从胜
疫情期间,校园的“守门员”阮从胜和他的16名安保队员担负起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及疫情期间日常检查,守好校园第一道防线,为学校保驾护航。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安保岗位实行24小时在岗值守,加强对进出校园的车辆、物品和人员的控制,严格执行“五个一律”,进校的人员要测体温、登记、七步洗手法消毒。疫情期间,检查工作要做到细致入微,不能马虎。学校安保队员每天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的人数超过150人,车辆30余辆。“疫情期间,虽然工作量比起以后大了很多,生活上也有极大不便,但是能为大家守住校园这片净土,把好校内师生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一切都是值得的。”阮从胜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