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描二维码观看2023年中山大学文史哲强基专业招生与培养专场直播
专业概览
文理交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
中山大学哲学系始创于1924年,著名学者冯友兰、傅斯年、朱谦之等曾担任系主任。经过多年建设,哲学学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拥有哲学和逻辑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目前在最新QS世界大学哲学专业排名位居全球第49位。
依托雄厚的学术与师资力量,哲学系自2020年起实施哲学强基计划,招收对哲学研究和发展有志向、有兴趣和有天赋的青年学生,专门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哲学精英人才。哲学强基计划本科生单独编班,推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培养方式,实施面向“四新”、文理交叉、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知行合一的培养体系。我们热烈欢迎有志成为哲学精英的学子报考哲学强基计划!
2023年中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招生省份:浙江、河南、北京、广东
20、21、22强基班参观红色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教授解读:视频详情请查看推文
1、报读哲学专业强基计划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条件?
满足高考报考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最希望对哲学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或者说关心这个世界最基础,最本质的问题的同学报考强基计划。我们欢迎一直关注学习哲学知识的同学报考哲学强基计划,同时,对具有严谨、深刻、独立的思维方式的同学,也欢迎他们抓住这个机会进入哲学的大门。
2、哲学专业是学什么的?是干什么的?
哲学专业将学习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科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来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媒体传播等行业的工作。
中国哲学研究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外国哲学研究西方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各类哲学思想,逻辑学研究思维和推理的一般规律,科学哲学探讨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哲学问题,伦理学是研究人类道德问题的学科,美学关注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问题。
3、中大哲学强基专业有哪些培养特色和创新举措?
哲学强基除了有独立的培养方案、本博衔接培养机制以外,我们重点课程小班上课、资深教授担任班主任引领同学全面发展,开设强基专属讲座、优先安排参加各类科研学习实践活动。哲学系具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有独立的大楼,多功能活动厅、会议室、自习室、资料室等一应俱全。
4、请描述哲学强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选择。
1.在国际一流大学深造学习或工作。
2.文化教育机构中担任教师、研究人员等专业岗位。
3.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对应的岗位任职。
5、请您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哲学强基生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重要的就是能坐得住“冷板凳”。保持目标,坚定信心,刻苦学习。就我自己而言,在研究生阶段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要准备定期向导师汇报进展,导师的要求严格,自己压力很大,但每次完成布置的任务后,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进步。相信大家也一样,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锻炼后,达到一定的突破和成功。
师兄师姐说:
想详细了解哲学强基生的学习生活感受
快来听听学长学姐的心声吧!
21级哲学强基班 王梓帆
王梓帆:两年强基班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根本固者,华实必茂”这句话的内涵。哲学系为强基计划投入了大量心血和资源,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提供更多可能性。小班教学和丰富的科研机会以及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缓解了保研压力,创造了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人陶醉其中,享受追逐梦想的快乐。强基计划的格局宏大,定位高远,在浮躁的大环境中提供了一个港湾,让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能踏踏实实做事。路在脚下,事在人为,报考同学应慎重考虑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天赋,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21级哲学强基班 郑靖茹
郑靖茹:作为一名21级哲学系强基班的学生,从我大一入学开始,学校就为我们强基班的学生单独编班,建立了班主任-全程导师-辅导员制度全面联动,以便于我们的专业知识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无缝衔接。小班制教学使得老师们可以因材施教,为每位同学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让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导师制实施一对一学业规划和引导,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研究方向有了更加明晰的目标,提升了我们对哲学的兴趣,并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们关怀和帮助。去年,系里还为强基班的同学们成立了专门的“书库”,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捷和支持。总之,福利满满~欢迎大家报考中山大学哲学系强基计划!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在阅读哲学家的作品时,理性的奥妙、生命的意涵,总带给我一种莫名的感动。
如果说“认清你自己”是去认识“过去的和现在的自己”,那么明确自己的目标,就是去认识“未来的自己”,明白“如何去成为未来的自己”。
实习编辑:吴蔼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