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山大学2024年全国首批录取通知书在中山纪念中学颁发
2024-07-17 10:39:00
中国教育在线

 7月16日上午,中山大学2024年全国首批2封本科录取通知书送达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12班李尚儒和高三11班的邓博棱收到了这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上午10点,活动在中山纪念中学萧友梅艺术馆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济科,中山纪念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梁世锋等出席活动。仪式由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周雨寰主持。

  仪式开始,中山纪念中学梁世锋校长致欢迎辞,梁世锋校长对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等领导嘉宾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热烈的欢迎。他表示,纪中与中山大学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诞生之日起,两校便都承载着“中山血液”,传承着“中山精神”。今年适逢中山大学100周年校庆、纪中90周年校庆,两校的校庆日同为孙中山先生诞辰日(11月12日),此次中山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在纪中举行,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对纪中学子的殷切期许,激励他们砥砺青春,再攀高峰,臻于至善;更是两校赓续“中山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双高”合作,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大力加强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见证。

  中山大学副校长刘济科为今年成功入选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两位纪中学子李尚儒、邓博棱送上了诚挚的祝贺,希望他们以“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为人生追求,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积极向学、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将来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他强调,强基计划立足于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需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相互配合和有效衔接。中山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招生高校,拥有10大强基计划专业,具备全国领先的基础学科实力;纪中是率先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号召组建“强基班”的知名高中,两所学校不仅同根同源,在共育英才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刘济科感谢中山纪念中学多年来为中山大学输送大量优秀学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纪中学子走进中大。

  随后,2024年中山大学全国首批2封本科录取通知书获得者李尚儒和邓博棱分别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李尚儒同学被中山大学生物科学强基计划录取,他从初中时便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生物竞赛生,未来,他希望能在神经活动与意识产生的领域学习深造,为国家科学进步,人民福祉增进尽绵薄之力。

  邓博棱同学和校友父亲

  邓博棱同学自幼对医生这一职业就充满着敬仰和向往,他说被心仪的基础医学专业录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高考理想,也是家族心愿的传承,成为了家里的第二代中大人,他的父亲曾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未来他希望能为祖国的基础医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邓博棱的父亲邓永斌,作为中大的校友,欣喜于儿子成为了自己的“学弟”,他对培养儿子的母校纪中以及自己的母校中大表达了真切的感谢,希望孩子们进入中大以后,锤炼思想品格、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拼搏进取,成就梦想。

  李尚儒同学展示001号录取通知书

  最后,李尚儒同学的班主任吴天灵老师作为教师代表,邓博棱同学的父亲作为亲友代表分别为学子们送上了祝福。吴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今后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学好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山大学招办主任邹丹介绍,中山大学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强基计划录取已经完成,部分省区市的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投档和录取已完成,广东综合评价预计于7月16日至18日投档与录取,全国普通本科批将于7月中下旬陆续进行投档与录取。

  中山纪念中学是中山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近十年有一千余名纪中学子考入中山大学,并在中大全面发展,取得优异成绩。2021-2024年,有111名纪中学子在中大成功保研,进入清华、北大、复旦、上交,中大等学府继续深造;在中大2022-2023年度的奖学金评选中,共有115名纪中学子获得中大表彰,其中5位荣获国家奖学金。同时,纪中学子在信息学领域表现突出,实力超群。中山大学从2022年开始通过广东综合评价招收具备信息学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近两年已有近20名纪中学子通过综评录取至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大的纪中学子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中屡获佳绩。自2020年来,纪中学子共有25人次获得金牌,其中仅2023年一年便有13人次获得金牌。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杨世灼 通讯员 张洁 张利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