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荣获4银!3个赛道实现新突破!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10月12-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广医4个项目团队历经院赛、校赛、省赛、国赛网评等多个环节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广医团队荣获高教主赛道银奖2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1项、产业赛道银奖1项(未包含铜奖项目情况),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赛道更是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
副校长李建华、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张慧群和参赛师生团队合影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大赛是全国高等院校参赛面最广、覆盖学校最全、参赛团队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创新创业盛会。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514万余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选手达2083.6万人次,最终141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副校长李建华与参赛师生交流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银奖项目
智渊基因
全国首家病理图像
预测肺癌突变基因的AI辅助诊断系统
▸项目来源学院:南山学院
▸项目负责人:卢炫庄
▸项目指导老师:梁文华,梁家密,何建行,叶明,卢旭
▸项目成员:潘崇德,赵煜霖,余悦,郑伯瑜,林家宇,杜滢,马春兰,黄祺浩,黄家雯,翁文鑫
▸团队心路历程:
“智渊基因”团队负责人、2021级南山学院本科生卢炫庄表示,团队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项目的创意源自其本科阶段的科研探索,目标是解决肺癌基因突变检测的核心技术难题。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渊大模型,团队运用袋级与实例级交互监督AI算法,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极大推动了AI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早期,团队面对AI技术与医学病理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挑战,决心在肺癌基因突变检测领域中攻克难题。经过多次调整和改进,团队优化了模型算法,使“智渊基因”产品实现了在检测精度全球领先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和时间——检测费用降低了97%,时间缩短至1分钟,为基因检测的普及与精准医疗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
除了团队自身的努力,“智渊基因”项目还得到了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团队与“腾讯 AI lab”“金域检验”等优秀企业、团队紧密协作,借助多方资源,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推动项目的落地与商业化应用。
指导老师梁文华教授表示,导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项目的技术核心,并在过程中不断提供建议和调整,以提升团队在比赛中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尽管团队在项目推进中遇到过知识储备不足和技术创新的瓶颈,但成员们通过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不懈的努力,逐步克服了这些障碍。从校赛到国赛,团队逐渐成长,不仅展现了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还展现了对技术的深刻把握,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智渊基因-全国首家病理图像预测肺癌突变基因的AI辅助诊断系统》团队代表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银奖项目
经可知
子宫内膜癌无创智能早筛先行者
▸项目来源学院:儿科学院
▸项目负责人:黄乐能
▸项目指导老师:龙燕,陈嘉慧,吴佳,尧良清,许鹏
▸项目成员:赖晓桐,张承皓,欧建图,黄灿欣,刘元,温晓瑜,甘祖儿,李瑞璇,郭嘉杰,罗程铭,陈佳仪,胡佳薇,刘津辰
▸团队心路历程:
“经可知”团队负责人、儿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黄乐能表示,团队旨在攻克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的技术难题,为广大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项目初期,团队面临技术创新点难以突破、市场认知度不足等挑战。但他们并未退缩,而是加大研发力度,优化检测流程。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团队研发出基于无创经血取样和特异性抗体集成检验技术的早筛试剂盒,并结合AI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无创早筛。
据悉,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早筛手段。黄乐能团队的创新产品填补了这一空白,有望推动子宫内膜癌早筛的普及,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黄乐能说:“本项目源自我们本科期间的科研探索,有赖于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份荣誉不仅肯定了我们团队的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学校在医疗科技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
指导老师龙燕表示,指导老师应发挥引路人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题,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团队从最初的青涩,到后来的沉稳自信,源于他们的努力坚持和对专家建议的虚心接受。
《经可知—子宫内膜癌无创智能早筛先行者》团队代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银奖项目
推“陈”出“新”,科技赋能
——乡村振兴,陈心陈意
▸项目来源学院:药学院
▸项目负责人:徐杰培
▸项目指导老师:郑国栋,蔡轶,麦倩挚,张超,魏兆瑜
▸项目成员:巢颖欣,李承璐,邓锦基,陈志诚,梁奕尧,彭梦蝶,胡坪君,杨秀娟,杨婉玲,刘玉杰,高舒涵,刘梦诗,王康慧,翟咏晶
▸团队心路历程:
团队负责人、药学院药学(卓越班)专业2021级本科生徐杰培表示,陈心陈意团队是一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于振兴广陈皮产业,推动新会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团队深耕广陈皮多年,围绕科技、标准、产业、教育开展四大核心工作,以科技为手段,做大做强地方龙头企业和产业,助力当地农户增产增收。
他说,第一次站到国赛的舞台已经实现了突破,但同时也意识到还有提升的空间。团队对金奖充满渴望,因此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期望在未来的竞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取得突破离不开每位团队成员的坚持。指导老师陪伴悉心指导,帮助团队不断打磨作品。团队在南山精神的激励下,始终保持“顶天立地”的追求,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团队还与“智渊基因”“经可知”“肺智通”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成长。
《推“陈”出“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陈心陈意》团队代表
产业赛道银奖项目
便携式脉冲振荡肺功能仪
▸项目来源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项目负责人:曾浩文
▸项目指导老师:刘洋,温川雪,招展奇,高怡,李学思
▸项目成员:何思妮,彭鹏,赖桌怡,刘天,林子新,郑钦堯,兰彩云,王琴,杨妍,陈斯轩,陈晓雯,杨钱俊,韩悌昕,邓兆凯
▸团队心路历程:
“肺智通”团队负责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浩文表示,在省赛中仅获银奖时,团队成员曾感到失落,但正是这个银奖,让他们获得了参加国赛集训的机会,成为了他们逆转局势的关键。在集训期间,团队对项目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演示文稿和表达方式进行了精细化打磨,最终在国赛中赢得了银奖,实现了突破。此外,团队还与多家知名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展望未来,肺智通团队将继续深耕便携式IOS肺功能仪市场,助力基层医疗的发展。
指导老师刘洋副教授表示,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课题的核心,提升他们在比赛中的自信。面对知识储备不足、创新点挖掘困难等挑战,团队成员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学习文献、与老师深入交流等方式,逐一克服了难题。从省赛到国赛,团队的表现越来越成熟、自信,他们虚心接受专家意见,不断精进,坚持不懈地学习,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同时,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也是团队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
《便携式脉冲振荡肺功能仪》团队代表
中国教育在线实习编辑:唐华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