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勃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探讨艺术设计与智能工程的交叉融合,意义重大。范勃简要介绍了广州美术学院近年来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艺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持续全面推进高水平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并期待各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为推进科技与艺术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做出贡献,共创智能、可持续的未来。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共七位专家发表演讲。
范勃以《新质•新域:智能时代“湾区艺术创新系统”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他从智能工程驱动艺术科技产业、智能技术引领文化遗产保护、智能产业赋能数字艺术生态三个方面阐释了广州美术学院“湾区艺术创新系统”的实践探索;指出在智能时代,艺术教育必须突破传统学科边界,深度对接区域发展,重新挖掘艺术教育的内涵,建构艺科融合的思维新范式。
应放天演讲的题目是《探索设计发展的先进姿态》。他介绍了世界生态设计组织近年来在搭建平台、国际传播、教育探索等方面的工作,阐释了设计的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描绘了未来设计发展的宏伟蓝图。
张伶伶演讲的题目是《区域衔接》。他解析了建筑如何突破单一功能的限制,从孤岛式的存在转向与区域环境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他重新定义了建筑与区域的关系,指引了一条从“建筑”到“区域”转型的路径。
渡边诚演讲的题目是《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他介绍了设计创新的发展历程,以工业设计领域人工智能这一创新作为代表介绍其在腕表表盘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交互设计领域元宇宙这一创新在旅行体验中的应用,并对社会设计领域今后的创新走势提出思考。
克劳德演讲的题目是《十八至十九世纪欧洲的中国外销画》。她指出,外销画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中国外销画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绘画技艺和审美情趣,还迎合了西方的审美习惯,成为独特的文化融合体,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影响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并促进了不同艺术传统的对话。
郑址洪演讲的题目是《Inter+Face》。他以自身在人机交互和数字媒体设计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分享了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人脸识别方面的发展趋势,指出在当下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回应用户面部表情的时代,应充分探索面部特征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的潜在价值。
宗福季演讲的题目是《工业信息与智能塑造数字化转型的未来》。他回顾了历次工业革命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指出AI生成内容和大语言模型正在重塑技术与人类专业知识的互动;并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例,分享了面向数智化转型的人才教育的探索。
在分论坛研讨环节,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日本京都工业大学,韩国汉阳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近6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技术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体验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文化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行为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商业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等议题进行论文宣讲,并展开了深入研讨。各分论坛由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宋梅萍、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吴群、重庆大学教授黄瓴、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晓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伍端等担任专题主席。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聚焦“智能+设计”的交叉融合创新,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会议搭建了一个跨领域、跨国界的交流平台,汇聚了全球创新设计与智能工程领域的精英学者与业界领袖,为探索智能时代下设计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江粤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