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积极开展,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工作。本次校赛共收到各二级学院135份项目材料,超过300多名教师、1000多名学生参与比赛。
参赛团队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人机协作技术应用,紧扣铁路相关产业,关注铁路职工、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群体需求。其中信息工程学院“轨心依在”团队在获得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基础上,连续发表包括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在内的学术论文3篇,并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6项。除此之外,团队还成立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参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百千万工程”暑期实践,开展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心率健康监测实践活动,已为100余人提供了科学的心率健康安全监测。
图为广州铁职院“火云辀”实践团向村委介绍人工智能在心率监测方面的应用
校赛期间,笔者采访了项目团队学生负责人柯同学,他回顾备赛历程,感慨道:“最难忘的是在面临学业、生活的多重压力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鼓励支撑;在作品推进过程中,遇到重重挑战,无数个深夜大家并肩作战,最终克服各种困难,看到作品渐渐成形,并广泛推广运用,这些经历让团队成员们都得到了成长和锻炼。”
图为团队线下打磨作品
为了进一步做好赛事育人,在本届“挑战杯”工作中,校团委提前布局,精心组织校内“挑战杯”赛事,通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筛选,优化省赛项目遴选流程,全力培育优质项目,持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在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联合多部门协同推进,利用新媒体等多元化手段宣传赛事,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并以各类科技活动为契机,挖掘和培育优质项目;同时,还注重加强校地、校企合作,邀请超过30名行业专家指导,保障项目从培育到孵化的全过程需求。
自2020年以来,该校“挑战杯”工作始终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行业服务、区域服务使命,突出鲜明办学背景和特色,在“挑战杯”赛事建设和项目打造中,依托专业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以“挑战杯”项目为基,在优化项目品质的同时,构建该校“立足自身,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创新创业教育大格局,为落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图为校团委开展校赛入围项目指导培训会
通讯员 魏鹏 黄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