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借"官方"外衣敛财?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被质疑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新华网  2011-09-02  字体:  

培训中心印制的小记者证

培训中心印制的红头文件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组织小记者进行实践采访活动

  8月初,新华社报道“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8年未年检,并非法成立“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搞活动骗钱,办非法报刊《中国小记者报》。“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敛财模式由此浮出水面。

  调查发现,这个培训中心,为了使其开展的小记者培训业务,显得更正规、更官方,于2008年底选择挂靠“中爱联”,成为其理事单位,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由此,该中心披上了一件“官方”外衣。

  而该培训中心开展的小记者培训业务均由一家民营公司负责。在这件“官方”外衣的作用下,该培训中心在广州、北京、上海等近百个城市,建立分站。每个分站都是其加盟商。该培训中心还利用颁发小记者证、举办各类小记者评选活动,进行商业牟利。

  如今,“中爱联”正在接受查处,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表示,“对于该会涉嫌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正另案调查处理”。目前该培训中心招收小记者工作也陷入停滞。

  郭玉彤在读小学四年级,今年暑假,她尝试成为一名小记者。

  放假前的一次公开课,让这名河南安阳豆腐营小学的女生,开始对“记者”萌生兴趣。课上,有校外老师讲解小记者采访的写作技巧,并顺带介绍了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安阳基地。

  在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官网上,中心这样自我介绍:它现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简称中爱联)的直属单位,是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的权威性管理机构。目前在全国有300多个培训基地,遍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近百个城市。

  无论是郭玉彤的父母,还是她的班主任老师,都觉得这个中心的培训应该很权威。

  但该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站站长称,权威性和官方背景都是包装出来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公司化运作的商业模式。

  这名站长介绍,活动中心和中爱联只是“挂靠”关系。为此,中心每年须缴付一定的管理费。各个地方站和中心,只是加盟关系,缴付加盟费就能成为中心的小记者培训基地。

  这名站长将“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比喻成一件外衣,一件正式、有官方色彩的外衣,外衣下是一个民营公司———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

  “有了外衣,便能获得公信力,便能招更多的加盟商,获更多的利。”他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