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借"官方"外衣敛财?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被质疑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新华网  2011-09-02  字体:  

  “红头”文件敲门砖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将招生简介等文件抬头均印成红色,显得比较官方,方便各地招生

  郭玉彤缴了800多元培训费,成了特训三班的学员。她每周上三天课,还会到博物馆、武术馆等地参观采访。这是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的实践课。

  邵美君是安阳永安街小学的班主任,她班上有两名学生参加了小记者培训。邵美君认为,相比社会力量办学,这样的培训基地会更正规一些。

  她不知道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其实就是由民营公司运作。

  安阳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向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缴付了加盟费。

  该中心的《站长手册》显示,地方小记者站的承办费用标注为:一类城市3万元;二类城市2万元;三类城市1万元。

  安阳基地的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到各个学校开展招生活动时,为说服学校老师和学生,就会给他们看一些“红头文件”,并说自己是中爱联的下属单位,“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比较正式,比较官方。”

  “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所有文件,其抬头均印成红色,从招生简介,到工作管理细则,到座谈会通知,均为“红头文件”。即便是中心和基层站的承包协议书,其抬头也是红色。

  而在一份评选百优小记者的活动通知中,文件还仿照了政府红头文件的格式,在红色的“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抬头下,印有一行小字“中小记函(2010)16号”,通知上并盖有中心的红色印章。

  该中心的广东某小记者站站长说,“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事业单位,甚至都不是注册法人。而按规定,只有注册法人,才有资格发放文件。

  这名站长说,和各个地方站签订加盟协议的,不是培训中心,而是中雏奋飞(北京)教育咨询中心。

  “红头文件是块敲门砖。”上述广东某站的站长说,它会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和政府沾边的机构。有了这个基础,各站再动用个人关系,到学校讲公开课或选拔活动,发放传单。也有小记者站会动用当地关系,争取让如团委或教委等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各校完成选拔任务。

  安阳小记者培训基地是其中运作较好的一个例子。

  安阳市文峰区团委副书记任敏告诉记者,团市委下发过文件,让各地教育单位推荐学生参加小记者培训,团市委也给教育局对口的大队辅导员发了文件。

  本报记者向安阳团市委求证,是否下发过类似文件,安阳团市委予以否认。

  10%的劳务费

  为多招生学生,“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会给学校大队辅导员劳务费,承诺帮老师发论文

  当地方上缴付加盟费,成为中心的一个培训基地后,他们不仅获得一个“准官方”的身份,还能获得中心的指导。

  中心会指导他们,如何去掌握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老师的心理;如何在细节上,弱化招生时的商业性,而强化其教育性。

  记者得到一份“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小记者招生工作基本方法》,“方法”上注明其为内部材料。这份“方法”对招生成败做了细致说明。

  比如,不能在家长会现场收费,以免家长有抵触心理;不能在培训基地收费,可信度不高;应该在教学场所收费。

  该“方法”还会指导地方站工作人员,如何通过学校门卫、通过在校门口找学生攀谈,了解学校大队辅导员老师、校长、主管教务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办法”中强调,决定小记者招生工作成败的几个关键人物,一为校长,二是主管教务的副校长,三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四是班主任。

  对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利益方面,“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还做了细分。

  “方法”中说,与辅导员老师处理好关系,主要在利益上,我们给老师的是百分之十的劳务费。这样能和老师达成一种共奔利益的趋势。他们也会帮着积极做好这项工作。

  在如何处理班主任的关系时,“方法”中说,要给这些老师(班主任)能看得到的好处,不能在钱的方面,如果这种好处费给的人多了,就会造成更坏的影响,只有承诺他们帮他们发表一些教学论文。或者是帮他们的学生发表一些稿子,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效益。

  采访中发现,这份“办法”在现实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安阳永安街小学的邵美君老师说,她就是听学校大队辅导员介绍,有这样的小记者培训班,才推荐学生去参加。

  在黑龙江的哈尔滨,也有“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的培训基地。

  哈尔滨兆麟小学的张宏伟老师说,学校方面告诉班主任,有这样的活动,不然他们也不会知道。

  被营造的“光荣感” “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一面告知家长很难成为小记者,另一面只要付注册费就能获小记者证。

  张宏伟是哈尔滨兆麟小学的语文老师。据她回忆,是学校教研室告诉各年级班主任,要他们选拔学生,参加小记者培训。被推荐的学生一般表达能力很强,“大约每个班都推荐了一名。”

  “选拔”和“推荐”环节被“全国小记者培训活动中心”格外看重。

  在该中心的“招生基本办法”中,对此作出强调,“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和家长认识到成为小记者不是轻易能加入的心态,是需要学校推荐和选拔后才能接受培训的,同时在孩子和家长心里产生一种光荣感。”

  而这只是营造“光荣感”的第一步。为增加获取“光荣感”的难度,培训中心还设置了一系列门槛。

  入选学生,需经历一次笔试,一次面试。随后,培训中心会写信告知家长,孩子目前还难在全国小记者考试中考取小记者证,建议孩子参加30课时的培训。

  培训后,通过全国性考试的学员,才能获得中心颁发的小记者证,成为小记者,穿上红马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