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并学校,别拿孩子的学业未来当政治赌注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红网 2011-09-27 字体:大 中 小
因为县政府要创“教育强县”,所以从今年秋天开始大量撤并学校,由此导致了广东五华县湖华村小学4-6年级的95名学生被要求到4.5公里外的布美联校就读。这是五华县创建教育强县、整合教育资源的一项措施。然而,这项举措却招来当地一些家长的强烈不满。(9月26日《南方农村报》)
虽然不是五华县人,可笔者所在的山东菏泽曹县的农村也有类似的情况,之前在离我家不足一华里的地方有一所小学,村里的孩子们小学都在那里上一二年级。可如今县里的一纸通知,这所小学就被撤掉了,孩子们不得不跑到三四公里的地方去上学。因为属于贫困地区缘故,没有校车,所以不少孩子不得不步行去上学,中午就在学校里凑活一顿午饭,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麻烦,还加大了家长的负担。
从广东到山东,都存着类似的问题,这说明撤并学校这项举措恐怕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客观地说,这项举措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说是一项“德政”,只是“德政”的具体效果,不仅要看施政者的初衷,而且还要顾及当地的天时地利人和。“撤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肯定是好事,且没有涉及司空见惯的“违规”问题,可是为什么还是会引起家长们的不满呢,确实值得公众和政府部门好好思量一下。
新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光这些,布美联校在没有完全竣工的情况下就让学生们入住,让人不得怀疑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这所学校的质量问题。比上课环境问题更严重的是孩子们上学时候的交通问题,由于全是山路,又没有可供使用的比较正规的校车,所以孩子们竟然需要依赖运猪的货车上下学,在“问题校车”频发的形势下实在是让人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能否得到保障。不知道这些有关方面有没有做过调查?
政府部门制定政策需要以人为本,决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就开始指点江山下达命令。如果仅仅只是听听汇报就开始决策,只能是善政变为恶政,且违背了执政者的初衷,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们的干部应该出去走一走,多听听基层的声音,少做“拍脑袋决策”,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